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我们期待中的CISMA2011

      CISMA2011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再现“盛况空前”的场景,续写“届届成功”的历史,对CISMA2011来讲,是毫无悬念的。

         那么,我们对CISMA2011,究竟还有什么新的期待呢?作为全球缝制机械行业第一大展,如同在其举办国的产业转型升级那般,似乎同样也面临着一个如何由“大”变“强”的现实挑战。

         CISMA之“大”全球公认。但是,CISMA之“强”,仍然还少了点国际认同。例如,某些国外行业大腕在高薪技术产品的亮相上,往往喜欢“留一手”,在参展主体名称的选择上,似乎也并非全力以赴等等。因此,CISMA如何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缝机业“第一展”,这正是我们为此热切期待的。

         专业展会的基本功能有哪些?业内外共同关注的是:新产品与新技术的集中展示,市场态势与行业走向信息的实时发布,企业竞争格局的客观解读和上下游产业互动的倍加效应。这也正是CISMA创办以来,一直孜孜以求的成功之处。

         专业展会的独特价值是什么?是其能够引领行业发展潮流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离开了公信力和权威性,展会就会自贬成所谓的“奢华的庙会”,“视觉的盛宴”,“曼妙的秀场”和“角力的舞台”之类的异化物。

         专业展会的强势地位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曾经在行业中有着至高无上地位的“鲍宾展”和“科隆展”等,尽管已经或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当年支撑它们成功的各种元素并不会褪色。其一,掌控行业的话语权,即每届展会都有明晰且有针对性的主题。高度关注下游产业的动向并有新信息或最前沿的解决方案发布;其二,规格、档次和国际化程度高,业内外重量级人物悉数到场,包括有影响力的高端客户群,以及较高比例代表性强的专业观众,展品纯粹且具有亮点;其三,展会本身的含金量高,不仅是技术,而且还有人文思想的深度,无论是展示环境,还是展示方式均给观展者极强的亲和力和感召力等等。

         在此,我们不妨回味一下,这些年来展会名称变化中所蕴含的展会内涵的演进。众所周知,CISMA的前身是始创于上世纪80中后期的“全国缝制设备展样订货会”,其名称就表明这是一个典型的订货会,因为它问世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工业缝纫机流通渠道匮乏,产销对接严重不足的那个年代,供方和需方都很看重订货会的实物成交量,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赶集”的意味。因此,可以说当年的“CISMA”就是一个年度订货会,人们习惯性称呼其为展销会,定位重心显然就是一个“销”字。上世纪末,展会与时俱进地改称为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CISMA),其变化除了从“全国”到“国际”之外,就是从“展销”到“展览”。一个览字,意味深远。览者,看也,由此便成为一览无余地观察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重要视窗,展会就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商业平台,同时也成为主导行业走向的导航台。

         此外,我们不妨再将行业同类展会的名称也作一番比较。我们熟悉的“Bobbin  Wortd”中文全称是“鲍宾国际服装机械、技术与辅料展览会”;“IMB Cologne”中文全称是“科隆国际服装生产技术和纺织品加工博览会”。可见,展会名称本身都力图体现自身的品位价值,而技术才是高档次展会的主要标志。为此,CISMA在发布前沿技术,发散前瞻思维和发表前卫观点等方面,确实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塑造新形象,追求新境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较长时期来一直以规模见长的CISMA2011已经开始自觉控制规模,这确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我们期待CISMA2011能够在不断增强精品展意识,显著地提升自身的品位,进而打造一流的展会品牌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这就是我们期待中的CISMA2011!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