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零售机制“整体化”代替“个体化”
服装的品牌化发展改变了服装的运营模式,这种改变是由服装市场的发展来决定的,而服装市场的发展,本身又是受消费者服装消费理念而影响的。个性化美学时代的到来以及消费者穿衣理念逐年升级,成为服装品牌化经营的催化剂和发展土壤。
要提升经营利润,首先要探讨利润点在哪里。服装经营利润的产生有三:第一,功能产生利润,比如穿真丝体会舒适,穿羽绒服御寒;第二,时尚产生利润,同样的面料,只要改变设计款式,第二年新货上市,依然可以卖上较好的价格,这一部分的价值和利润是由时尚空间产生的,尤其女装更依赖个性设计通行市场;第三,品牌产生利润,即使同样面料、同样款式、同样色彩,不同的品牌,它的价值是不一样的,一个LV品牌的包和一个类似的非LV品牌的包,它们之间的价值差距不只几倍、十几倍。提高利润必然要品牌化发展
品牌化几乎是增加利润的唯一途径,因为除了品牌之外,商品的其他可见因素均可以“合法性”地进行快速复制。
商品的品牌化,首先要重视服装的品质化。今天的服装经营,不能仅仅追求一种以牺牲商品品质为代价的绝对价格优势。其次,商品要系列化。工厂直销型的单品类经营与目前服装市场的系列化趋势相比,有明显的不足和缺陷,它导致商品组合功能由采购商(批发商、经营者)来完成。系列化商品组合是由于消费者穿衣讲究搭配的理念而决定,因此在零售环节,服装更应该是可以互搭的商品组合而不是单品类销售。其三,商品要风格化。特别是女装,每一季都要有应季的设计主题和结合当前潮流的差异性设计。即使是在专业市场设有档口,也应在风格上明显体现出品牌特色,而不是看到什么货畅销就炒什么货。服装的潮流转瞬之间波动极大,如果没有独特设计风格作为基础,仅靠追赶潮流的直觉来做风险会越来越高。
理念的品牌化,指企业从批发模式转向品牌模式时,理念需要升级。批发经营中比较看重的是渠道商的经济实力和诚信经营,而品牌经营是一个专业化的领域,不仅需要经济实力、良好的社会关系,而且要具备品牌化的专业能力以及先进、正确的理念,后一部分称为渠道商的软实力。事实证明,只有软实力很强的渠道商,在后续的品牌经营里才能帮助品牌更好地扩张。同时,这也需要品牌经营者对渠道链的管理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