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纺服业:优化供应链 笑傲成本高企

        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眼里,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新常态中,有两个现象值得格外关注:一是要素成本的优势在逐步稀释,二是产业两极分化的趋势在逐步加剧。这意味着原有的优势已无法再依赖,行业急需塑造新的核心竞争力,即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供应商选择与优化”的主题便应运而生,成本高企的时代下,如何让供应链更加有效,成为2011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热议的话题。

        供应链创新的时代语境

        套用当下流行的通俗语,2011第四届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爆棚”了。7月22日上午,提前到达浙江绍兴柯桥的会议现场,参会者的热情着实让人震惊。幸亏主办方提前安排,记者找到了一席之地,望着四周站着听讲的代表,不由得心生敬意。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境遇,让供应链的话题如此受追捧?

        孙瑞哲用“新常态”、“新矛盾”来概括当前的宏观环境。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的新常态是什么?“第一,是不确定性;第二,是确定性。”孙瑞哲说。不确定的因素主要是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的不不稳定性,政策取向的大起大落,将给行业带来很深的伤害。确定的因素,代表着成本高企时代不可逆转,行业两极分化,产业集中度提升成为必然。

        在孙瑞哲的演讲里,货币紧缩的政策走势PK亟待释放的消费需求(内销市场),综合成本上升PK“性价比”时尚消费模式(外销市场),上游BTS模式PK下游BTO模式,构成了当下产业发展的三个新矛盾。

        具体说来,就是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直接造成企业的贷款难、投资难,然而,扩大内需又成为了"十二五"期间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十一五"期间,我国人均纤维消费在18千克左右,而"十二五"期间将达到22千克,消费需求的井喷,与从紧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的抑制效应,存在着内在的冲突,需要政策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经济增长之间把握时间表和恰当的力度。

        第二个矛盾,以美国市场为例,1995~2010年,由于跨国采购成本下降,居民服装消费价格指数下降12.4%,而同期所有消费品,如食品、医疗、能源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对应的是2008.1-2011.5的统计数据,美国自中国进口服装价格指数却提高了17.46%,而美国自中国进口的服装增速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同比回落。

        从整个出口数据来看,2011年1~5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价格增长21.49%,数量仅增长3.88%,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2.52个百分点。这其中隐含了一个信号:理性消费的"性价比时尚"渐成主流,市场是否愿意为价格上涨买单,根本前提是不能对生活方式进行彻头彻尾的颠覆。不过,虽说面对着成本上升的压力,但在孙瑞哲看来,我国纺织服装的竞争力的比较优势还将维持较长时间。

        第三个矛盾,以棉花为代表的上游生产模式是典型的BTS模式(BuildToStock),即计划生产模式,它通过原料物资的供应操纵影响下游的价格。而纺织服装品牌商则多采用典型的BTO模式(BuildToOrder),即接单生产模式,直接面对终端消费需求,需要对订单做出快速反应,同时也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慢周期”与“快时尚”,BTS与BTO之间的冲突,将导致供应链信息传导的失真,导致上下游产品的价格倒挂。

        这种新的时代语境,催促着整个供应链积极发展创新的管理模式。而身处成本高企与订单萎缩夹缝中的生产商与品牌商们,也期望着通过供应链的和谐与健康找到诺亚方舟。

        现代供应链的竞争力

        时代改变着一切,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网、消费者,以及由此构成的供应链。

        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看来,供应链是双向与互动的链,采购商、零售商和服务商都不是独立的存在。供应商作为客体被选择,是下游对上游的选择,话语权往往反映在消费者的需求上。供应商作为主体的选择,是上游对下游的选择,一般用价格来表达,其话语权开创了新的消费对象和消费方式。

        杜钰洲认为,影响供应链构成的外部因素中,有三点不容忽视。一是技术类因素,技术革命不仅改变着生产方式,也改变着消费方式。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供应链可以延长到全球,也可以缩短到消费者自己完成。技术的进步,是构成现代供应链的基础。

        第二,全球化因素。全球化为供应链的创造实现了多种选择的可能,同时也代表着多种风险。在全球化经济中,供应链不断调整,改变了市场竞争格局。基于此,比较优势的原理更加会成为现代供应链网络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在全球化时代,技术进步的时代,我们的机会在于比较优势的提升,而不是停止在简单的加工上。

        第三,文化因素。文化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的构成和管理。现在人们的价值观更看重可持续性,这首先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上,这也令清洁、安全成为供应链的一个连接原则。此外,人们也更重视产业结构的可持续性,于是品牌文化从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转变为对质量、创新、快速反应、社会责任四位一体的品牌价值的创造。

        几个要素综合起来,杜钰洲对现代供应链竞争力的定义是,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其次是协作的力量,最后体现了真善美、以人为本的原则。

[1] [2] 
  • 相关阅读
    1. 纺服业2017年半年度报告总结:行业业绩增速提升
      1-4月新疆纺服业“逆势上扬” 实现增加值12.94亿
      纺服业拥抱“营改增” 新政利好需落到实处
      纺服业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逐步完成优胜劣汰
      新疆加紧落实配套措施促纺服业补短板上台阶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