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倾力打造信用之城 助推鞋业转型升级
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曾经因为区域信用缺失尝尽了苦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温州鞋企吸取教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坚持不懈推进信用建设,重建区域信用。十年信用温州建设,倾力打造信用之城,留下了无数个精彩的历史瞬间。
十年“诚信日”,知耻而后勇
1987年8月8日,是温州人刻骨铭心的一天。就在那天,杭州武林广场上燃起一把大火,把“耻辱”二字深深烙印在温州人的心中。自此,知耻而后勇的温州人走上了重建温州信用、重塑温州形象的“诚信”之路。
1993年,温州市政府引导温州企业界树立了“质量上、则温州上;质量下,则温州衰”的理念,确立了“质量立市”战略,在全市实施“358质量系统工程”,即从1993年开始到2000年,分别通过三年、五年、八年的阶段性努力,使温州主要产品的质量逐步达到全省、全国先进水平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挽回温州产品的质量声誉。1996年,温州市提出“质量立市、名牌兴业”口号,赋予“质量立市”以新内涵。
1999年12月15日,在新世纪的前夕,温州人胸中压抑了十二年的郁结之气,终于吐出。那一天,成为温州现代市场经济进程中隽永的一笔。温州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在浙江皮革协会领导以及温州市领导的见证下,点燃了2000多双假冒温州名牌的劣质鞋,为所有温州人长出了一口气。当时的《经济日报》说得好:“12年前一把火,烧温州人的劣质鞋;12年后的火一把,温州人烧仿冒温州鞋的劣质鞋。”奥康的这把火,无疑是温州在上个世纪90年代诚信意识觉醒的最好注脚。
2002年6月6日,温州市委召开“信用温州”建设动员大会,号召全市上下积极行动,全力打造“信用温州”金名片。同年温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正式将8月8日列为温州的“诚信日”。今年8月8日温州市迎来了第十个“诚信日”。
十年探索,十年建设,让温州在市场经济的摸爬滚打中愈加明晰: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没有诚信,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市场秩序,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更不可能真正形成和谐、友好的社会氛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区域竞争中,信用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
在2002年的“诚信日”活动中,温州市组织了万人诚信签名活动,拉开了信用建设活动的帷幕。
2006年“8·8诚信日”期间,温州市与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家工商总局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中国企业信用论坛—走进温州”大型活动,引起企业界的广泛共鸣。温州市信用办与市工商局联合组织企业全程信用管理培训班,帮助企业增强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提高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信用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200多家企业参与了信用培训。在声势浩大的诚信主题活动中,温州市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广大企业纷纷自发组织,上演了一曲曲诚信奏鸣曲。
2007年8月8日,温州的第六个“诚信日”,同样在杭州武林广场,以“信用温州、品牌强市”为主题,点燃了第三把烈火,但这一次,是一把诚信之火,一把品牌之火,一把创新之火。52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温州企业齐集杭州武林广场,进行了品牌展示。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台、浙江日报等国内、省内及香港特区共53家媒体,以及搜狐网、新浪网、浙江在线等互联网网站,以多种形式,记录下这一精彩的时刻。
2008年、2009年、2010年……“8·8诚信日”,让诚信在温州扎下了根。
建立信用制,更上一层楼
如果不从信用制度、信用体系建设入手,缺乏坚实的基础,信用建设将永远是那水中月、雾中花,无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温州政府深明这个道理。
为了在更高层面上整合温州的城市信用资源,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05年,温州市政府委托国务院研究室编制了《温州市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方案》。《规划方案》明确了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成为温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明灯”。
打造信用信息资源库,是温州政府在信用体系构建上的重要一步。2004年,温州市政府出台了《温州市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启动了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建设。至今,已有工商、税务、质监、社保等19家单位参加信息交换平台,系统汇集了十几万多家企业的基础登记信息、100多万条企业信用信息。企业在信用交换平台上留下的信息,如同一张张 “电子身份证”,其信息将为考察企业信用提供依据,增加了企业的失信成本。
2005年,温州市还引进了中诚信等国内知名征信第三方服务机构,对300余家企业和担保公司进行资信评级。以市场的运作方式,更规范地推进企业自律。
加强监管、形成激励,全方位实现企业的信用升级,是温州市政府在信用体系构建上的重中之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温州各部门、各行业加强资源共享,形成独特的“政府主导,多方联动,企业响应,市民参与”的温州信用体系建设模式,以市场和政府的共同发力,打开温州信用体系建设的新局面:
温州市工商系统、税务系统全面启动企业信用评价机制,推出企业信用监管和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整合监管体系,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整治力度;温州社保系统对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进行书面审查,建立起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档案;温州金融机构主动开展民间融资监测及调研工作,建立起银行业与10个重点行业协会(商会)定期联系会议制度,出台了加强民间融资管理的意见和重大金融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有效引导了民间资金投向,规范了民间融资秩序。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