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服装湿定制:品质与价格的双重诱惑

     当服装行业业者为成本、库存、营销、经销商等问题绞尽脑汁的时候,一个从未涉足服装界的福建中年男人却无视行业教条,抛出“湿定制”的概念,对服装产业链上下游的元素重新排列组合,短时间内笼络大批死忠粉丝。所谓的“湿定制”,会成为传统服装行业的搅局者吗? 

      8月18日,微博网友“细雨滴滴滴”向“疯狂的裁缝”推荐了一张驼色羊绒冬装大衣的图片,建议订做该款式,一时响应者众。而“疯狂的裁缝”正是广州密码服饰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张丛斌。他发现,短短几天,已经有几百名博友对这款大衣感兴趣,决定采纳建议,先“打个版出来”。 

      从画出设计图纸、物色面料、做出第一件样衣,用了不到十天。第十天,这件大衣各个码数的样衣已经挂在密码服饰的实体店货架上。与此同时,官网也正式开始接受预订。最为吸引的还是价格,根据张丛斌提出的“湿定制”概念,每件衣服只收取“成本+佣金”的价钱。以这件标价894元实际售价709元的羊绒大衣为例,价格构成为:面辅料及耗损454元+加工成本140元+开发运营成本100元+佣金200元,顾客甚至还可以在袖口、领口的面料和设计上进行“自助搭配”而使得价格再降低100-150元。 

      “在商场里这样一件质地的高级大衣吊牌价格在4000以上,从前如果单纯想要一件面料好、工艺好的衣服,只能去品牌商店花十倍于成本的价格去买。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而湿定制给大家多了一个选择,做大家都买得起的好衣服。”对常年在商场里寻寻觅觅、“望吊牌兴叹”,只敢等打折季才买衣服的女性来说,张丛斌这段对“湿定制”的描述无疑是相当具有杀伤力的。这款大衣的销售数量就是证明——半个月内,已经接到超过400个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 

      锁定自我定位:抓住中产阶级女性的心 

      他与传统服装业者出手的套路不一样,也是基于对这一群体的购买心理的准确理解。 

      在整个过程中,微博始终是张丛斌营销的主战场。在那里,他把制衣过程逐一公开,从寻找面料遇到的问题、样衣制作的心得、到定价计算方式,细心回答粉丝提出的问题,甚至尽量满足她们提出的小要求。 
      
      不难看出他对这个客户群体的喜爱。这些微博上的顾客或者潜在顾客被他亲昵称做 “丫头”或“姑娘”,在每件衣服标签上,甚至还印着这样一句话:“据说中产阶级女性是对这一冰冷世界唯一保持理想的人”。 

      而他与传统服装业者出手的套路不一样,也是基于对这一群体的购买心理的准确理解。“有些姑娘认为,我只需要一件好工艺、好面料的衣服,而不需要彰显身份名牌和购物体验,但没有人能为她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我提供的是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湿定制’的出现就是为她们解决这个问题的。而其他服装商不考虑这个问题,他们考虑的是如何发展加盟商,把量做上去,我考虑的是成本控制的问题,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他将实体店定位于体验与试衣,选中了以后再回家从网站下单购买。对此,他的观点是,“我们知道,有一些姑娘不敢进那些高级商店的,她心里面会有一种恐惧,担心别人说试了又不买。在我的店里面没有购买,那她们就不会存在这一种心理,她们就会放心大胆地进来,装修得再好都可以进来,反正大家都一样,还不用考虑‘摸了又不买’这样的问题。” 

      目前,“湿定制”推出仅一个多月,受到的欢迎程度已经超出预期。对此,实体店所在的创意园大门口保安体会最深:“最近好多人都来问路,都是找这家公司。” 张丛斌说:“微博这个东西一下子把我放得太大了,我没有想到我会在那么短的时间里面受到这么多关注。” 

      整合各方资源打造湿定制模式 

      湿定制是一种高成本服装高性价比的终极模式,现在我做的是女装,以后可以是男装,可以是鞋或者包,可以是任何东西。这种模式是无敌的。 

      张丛斌在微博上以“裁缝”自称,对各种面料如数家珍,对衣服款式的点评生动而专业,几乎没有人会怀疑他的专业水准。而事实上,他并不是一个服装行业的专业人士,在创立密码服饰之前,他从未真正涉足服装。 

      2008年,张丛斌在网上发了一个“百万年薪招聘服装企业老总”的帖子,很快就收到大量的简历,这样一来,就与许多服装行业的人建立起朋友的关系。“我那时有数不清的问题,(对服装)是一点都不懂,我慢慢地问,跟他们聊QQ、打电话,有时候还开车出来去拜访他们,向他们了解所有关于服装的问题,包括面料是怎么来的、谁来设计的、某个款式是怎么样子、都有哪些风格之类。” 

      最令张丛斌关心的是价格的组成问题,他发现,一件衣服从生产出来到消费者手里的时候,中间的运营成本已经使价格翻了十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情况,大家都忍受了。但我觉得怎么可以这样?不可以这样!” 

      如何做让大家都买得起的衣服?带着这个问题,张丛斌来到广州寻找解决方案。刚来广州的时候,他没有立即动手,而是跟以前“聊简历的人”去了大大小小、六七十个服装公司参观,他们把自己的经验、策划方案摆在张丛斌面前,告诉他大家都是这么干的。“我说那不行,第一成功是不能复制的,第二这样并没有解决我提出的问题。” 

      后来他接触到电子商务,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一个把中间环节砍掉的好方法;但做了一段时间以后觉得不太适合,“淘宝商城竞争已经非常激烈,那里的顾客都是追逐便宜的,而我想找到价格和品质的折中点。” 

      为了减少中间环节,他想出一种模式:为顾客提供款式,顾客看中之后下单,再生产。“我现在做的不是买卖,而是服务。实际上这种模式早几百年前就有,我们的服装订购会就是这样嘛,我做出一些样板,然后各地的供销商过来订货,看中了我就下多少的订单,我只是把这个订购会直接向顾客开放,把中间的环节全部砍掉。”他发明了一个新词来概括这一模式:“湿定制”。在官网上,他这样解释这个词:湿是人体的特性,人体95%都是水分,这里指的是葡萄藤式的口碑和情感营销。 

      “湿定制是一种高成本服装高性价比的终极模式,现在我做的是女装,以后可以是男装,可以是鞋或者包,可以是任何东西。这种模式是无敌的。”张丛斌说。 

      张丛斌用一年组建起团队,包括四个服装设计师,两个版师,五个设计助理,数位样衣制作员,一个网站主管,一个客服兼仓库,生产则全部外包给广州的工厂。 

      “我要做的是小而美的东西。”张从斌坚定地说。 

      湿定制商业模式解析  “零库存+零预付” 

      在湿定制这盘生意里,容易看到的是老板“疯狂的裁缝”在微博上的个人魅力,以及“用低价钱活动好衣服”的诱惑,不容易看到的是背后“零库存+零预付款”的轻资产运营模式。 

      在订单发往工厂的时候,每一件订单都已经拥有了买主,生产后直接快递发往顾客,不需为营销烦恼,也不必为库存发愁。更妙的是,在衣服还没开始生产之前,就已经收到了全款,现金流可谓三百六十度无压力。中小企业常见的收款周期长、融资难的死循环在这里都不是问题。 

      实际上,预收货款的销售模式在服装行业早有尝鲜者。此前就有淘宝店主将下一季的款式提前一个月销售,下单的时间越早,获得的折扣越多。“疯狂的裁缝”将将这一模式升级,将预售与实体店试穿结合,解决了顾客因款式、颜色、码数不合适而可能产生的退货问题。 

      三大瓶颈  过于依赖个人魅力 

      微博的姑娘们愿意提前预付全款、并等待漫长的两个月,一方面是对自己喜爱之物的一种能“承受范围内的冒险”,另一方面完全来自于对“疯狂的裁缝”的信任。可以说这种信任是张丛斌用坦诚和透明度为自己赢来的。 

      这也与许多家族企业早期的情况相似:企业的成长几乎完全依赖于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在企业初创阶段,这种做法无疑是十分安全的,但随着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领导者的个人精力变得有限,必须有更牢固的运作系统为企业的信用做支撑。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价格和销量哪一个更加重要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