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结合,携手成长——专访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
“产业转型升级必将成为若干年中行业发展的核心基调。”
“服装产业发展现阶段的核心关键词就是转型升级。”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发展观念。”
“缝企应及时了解服企在生产过程中对工艺改造的需求。”
“没有质量作为保障,一切都是空谈。”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和输出国,生产和出口均列世界第一位;同时也是缝制设备需求大国,服装企业对缝制设备的年需求近400万台。作为上下游产业链上相存相依的伙伴,服装行业的发展不断创新着对缝制机械设备的需求,而缝制机械工业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推动着服装行业的现代化进程,成为中国服装产业发展壮大的有力支撑。
来自服装协会的分析报告显示,上半年,服装企业呈现出两级分化的特征。在产业链的传导作用下,缝机企业的波动规律与服装企业如出一辙。在两个行业双双走过高速发展的阶段,步入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从制造“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时期,《中国缝制机械》杂志有幸邀请到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先生,对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双方的合作发展等问题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
从快速发展转为科学发展
《中国缝制机械》:按照您的观点,2010年是中国服装行业在后危机时代的行业恢复期和格局转型的起跑期。那么,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服装行业发展状况如何?
陈大鹏:从2010年来看,行业的进步提升与各种新旧制约因素交织并存。各项行业指标在2009年较低基数的基础上均有大幅回升,生产、投资、内销、出口、企业效益等几个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回暖态势;但与此同时,开工不足、成本上扬、市场波动、价格上升等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区域转移、品牌推进、模式创新、科技进步、资源整合、资本运作、国际合作等项工作就成了行业、企业发展的热点和重点。
进入2011年后,世界经济出现继续复苏,整体格局呈现出比较平稳的发展态势,但随着经济刺激政策的效应减弱,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在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影响下,上半年总体运行虽然平稳,但呈现出“双向趋紧”、“两级分化”的特征。比如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企业在产业资源相对丰富产品质优的情况下,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良好,而中小企业则不同程度地受困于市场低迷和产业资源匮乏,出口加工行业普遍面临订单短缺和成本价格倒挂,从而导致利润低下等问题。因此,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也必将成为若干年中行业发展的核心基调。
《中国缝制机械》:服装行业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目前看,在实现了良性的持续发展的同时,制约因素也同样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您所提出的“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发展的核心基调”是出于何种考虑?
陈大鹏:客观地讲,经过三十年发展,中国服装产业的竞争力核心更注重于产业配套的成熟,即产业链建设的完备。我们不仅在制造加工方面优势明显,也不仅依靠劳动力和资源的天然优势,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产业基础相对牢固的前提下,我们此次在金融危机中的应对以及在危机后的机遇把握,都是值得称道的。
但是,我们也要正视所面临的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些因素。首先,成本上涨成为我国服装产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原材料如棉花价格的非理性上涨带动了几乎全部服装原材料的快速提价;工资福利成本攀升加上劳动力数量的下降和观念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劳动力成本;商业地租涨价、运输价格上调提高了商业成本;水电气等资源价格上涨且能源供给紧张为高额的制造成本雪上加霜;几番调整的财政政策上调了行业信贷成本,等等。成本的惯性上涨和资源进一步紧缺正在改变着行业的供给能力和结构,而其他方面如企业招工难问题、汇率问题、贸易保护主义问题和国际竞争加剧问题都是服装行业必须面对的难题。
所以,面对行业形势好转但不利因素频频出现的局面,从企业的转型求变开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发展方式、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不仅仅是建设“服装强国”的关键进程,也已成为行业企业发展的唯一途径。
《中国缝制机械》:您所理解的“服装行业转型升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什么?
陈大鹏:服装产业发展现阶段的核心关键词就是转型升级。从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来看,要从以往的追求数量规模为特征的规模经济向价值经济转型,而从发展观念考虑,我个人认为,就要思考如何从快速发展转为科学发展。
以粗放型、扩张型、能源消耗型为主要特征的规模经济已经不再适应现今的发展需要,在成本和生态环境约束下,更应该符合国际发展新趋势和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求,走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其次,随着速度型增长越来越难以为继,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发展观念,从外延型、粗放型为主的快速发展转向内涵型、集约型为主的科学发展。
当然,服装产业的升级要着重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就是工业化升级问题,也就是制造业的改造提升。以往我们常认为,服装产业是传统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服装产业就应该是时尚的、都市化的、高新技术不断应用的产业。所以,加大行业工业现代化的升级,与国家整体产业发展脉络——“十二五”规划是一致的。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