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股份勇做缝制行业机电一体化急先锋
- 为期4天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CISMA2011)于9月3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下帷幕。在本次展会上,中捷股份展出的一系列机电一体化产品大放异彩,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自上世纪70年代德国、日本相继推出电脑控制缝纫机以来,缝纫机产品的机电一体化就一直是中国缝纫机人的一个梦想。特别是随着纺织服装、箱包、鞋帽等产业的不断发展,缝制效率和缝制质量的提高始终是缝纫机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和不断探索的方向,国内外缝制机械技术历经了专用化、高速化等几个发展阶段,对机电一体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全面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缝纫机产品的机电一体化是大势所趋,也是缝制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中捷正是国内缝制行业机电一体化的先行者。
抓住机遇,领跑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的缝纫机产品,主要表现在电脑控制自动剪线平、包、绷缝纫机、电脑控制绣花机、电脑控制特种机、锁眼机、钉扣机、套结机、花样机和电脑控制缝制单元(如开袋机、衬衫袋机、裤后袋机等)。电脑控制技术的自动控制优势,使缝纫机产品的缝纫效率和缝纫质量都大大提高。
进入2000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效应的逐步显现,中国的纺织服装、鞋帽箱包等缝制业快速发展,能量急剧释放。中国缝纫机行业在经历了长达六七年之久的低迷徘徊之后,也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企业大干快上,产品供不应求,市场火爆,一派繁荣景象。但是,当时国内企业竞争的焦点,还主要集中在普通高速平缝机、包缝机等常规产品上,鲜有机电一体化产品面市。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中捷敏锐地意识到,谁先涉及缝纫机电控系统的研发,谁就将在接下来的竞争中抢得先机。
从建厂之初起,中捷就把重点放在科技创新上,每年以销售额的5.2%投入科研技改工作,努力提高产品档次,实现产品差异化竞争。出于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升级的考虑,中捷很早就开始组织技术团队致力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发。2000年中捷ZJ8500-D3电脑平车研发成功,该机器各项功能由电脑控制,噪音小、振动低、全自动润滑系统,线迹均匀美观,适用于中、厚料缝纫。该机器的成功问世,一举打破了国内市场电脑平缝机电控系统长期由日本、中国台湾等企业垄断的局面,在中国缝纫机行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企业自身而言,中捷在市场产品同质化、价格竞争白热化的局面下,力求差异化,避开竞争对手,自辟新市场,从激烈竞争的“红海”中厮杀出来,以适用的技术和领先一步的时间,在机电一体化领域为自己开辟了一片宽阔的“蓝海”,成功跨入缝纫机整机生产领域,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中捷也为业内企业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竞争模式。对行业而言,它使得机电一体化产品不再只是少数高端服装生产企业才能享受的“奢侈品”,而成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新宠”,迅速地拓展了机电一体化缝纫机的市场空间,加快了行业机电一体产品的发展进程。2003年,中捷又率先推出ZJ9000-D3B型微油润滑高速单针平缝机,该机器针杆部分无油,旋梭部分微油,具有自动拨线、自动剪线、两端模式加固缝功能,填补国内空白,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目前,中捷已推出9大系列130种机电一体化产品,其中有多个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和国家火炬计划——中捷已成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核心技术的行业“领头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