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缝纫机与世博情缘 第一代缝纫机价值连城
知名缝纫机品牌“胜家”创始人胜家
▲1845年美国人伊莱亚斯·豪制造的缝纫机
经改进后的早期缝纫机
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新娘出嫁,办嫁妆时有以“胜家”为荣的观念。“胜家”是美国缝纫机品牌,在工业时代,胜家成为美国最早、最成功的跨国公司。
胜家缝纫机多次出现在世博会展台上,常以改良的技术面貌或新鲜的展示方式带给人们惊喜。
专利官司纠结五年
早在胜家之前,缝纫机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但是,在缝纫机的推广和大规模生产方面,胜家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1790年,英国人圣·托马斯发明了一种先打洞、后穿线、缝制皮鞋用的手摇缝纫机。1830年,法国裁缝巴泰莱米·莱蒙尼埃制作了一台缝纫机,这样一来,他做起衣服来又快又省力。1831年,他在巴黎开设了一间生产军用制服的工厂,但其他服装生产商担心莱蒙尼埃的工厂会使他们失业,袭击并破坏了这家工厂。此后,莱蒙尼埃逃到巴黎,直到1857年去世,一直过着穷困的生活。
几乎在同一时期,生长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伊莱亚斯·豪在1845年制造出一台实用缝纫机。 豪原本是当地一家纺织厂的学徒,他潜心于缝纫机的研究并最终成为一名机械师,但是豪的缝纫机在美国推广并不顺利。1846年,他来到英国,并将机器的英国专利权卖与一位生产妇女束胸、鞋和雨伞的大制造商威廉·托马斯。当豪返回美国之际,他发现一些制造商,包括以后成功的胜家,已经开始生产和销售与他的发明类似的缝纫机,于是一场长达五年的维权诉讼开始了。
美国工人艾洛克·梅里特·胜家(Isaac Merritt Singer)于1851年生产出另一台手摇缝纫机。胜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他的缝纫机公司,此后,缝纫机开始被大量生产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