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温商与“东莞制造”一路同行
温州高利贷危机爆发,把东莞温商逐渐推向前台。这个继台商、港商之后的东莞第三大商帮,特征鲜明,在东莞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聚光灯下,东莞温商的神秘被逐一揭开。他们的来莞足迹、群聚成团、崛起故事、在莞特色等,还原这些片断,将连接起解剖东莞温商的真实群像,更好地理解在温州高利贷危机中东莞温商淡定的深层次原因。
改革开放入莞“淘金”
陈治林,入莞最早的温商中的一员,现在厚街经营皮革,是东莞平阳商会秘书长。在他的娓娓道来中,一幅温商入莞画面渐渐清晰。
1992年,一股淘金热潮席卷广东大地,全国各地的淘金客争相涌入。这批大军中,敢闯敢干的温州人冲在最前头。他们的第一落脚点选择在改革开放的南大门——广州。
“当时下广州是一种时髦,只要有一点想法的温州人都争相到广州一试身手。”陈治林回忆说,第一批到达广州的温商主要从事皮革、服装等批发生意,地点在广州中山八路。
据陈治林介绍,这批广州温商主要从事内贸,外贸出口的比较少,以租店铺为主,没有开设公司。除广州以外,还进入周边的佛山、南海等。
不过,这批温商很快发现了比广州更适合做皮革、服装生意的东莞。“一些温商跑业务来到东莞,发现东莞聚集了一大批鞋厂,市场需求更大”。
在广州短暂停留后,温商们再次大规模南下,最终在东莞安营扎寨。
“那时候,厚街满是鞋企,有台湾的,有香港的,我们都震惊了。”陈治林说,很自然的,初次来东莞的温商便聚集在厚街,为台资、港资鞋企提供皮料、皮革等原材料。
不过,在东莞温商群体中,并非都由广州过来的。东莞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刘道松说,还有一支温商队伍来自广西南宁。1992年前后,在广西南宁从事外贸的温商迁移到东莞。稍与从广州来东莞的温商不同,这批从南宁来的温商大多选择了东城的下桥,集中建起一批批发市场。
随着东莞制造业的不断繁荣,这两支温商队伍逐渐融合,最终形成多达3.8万人的经商群体。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