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商场玩跨界

      苏宁开始卖日常消费品,华润等综合百货也卖起了电器

      企业在主业利润达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向其他业态“渗透”

      如果有朋友让你帮他去苏宁去买盒方便面、去华润万家买瓶好酒,你可不要奇怪地问“开什么玩笑,你耍我吧?”,不然你就OUT了!因为这两大商业巨头的经营项目最近的确有了新动向。

      提起苏宁,大多数人会认为那里卖电视、空调、冰箱等家电产品,其经营范围无非是各种家用电器。可是,记者发现在西安一些苏宁电器卖场也开始卖母婴用品、文化用品、户外用品、汽车用品等商品。而在苏宁官方购物网站——苏宁易购上,记者看到,网上除了销售各种家用电器外,还开设了日用百货专区,销售的商品包括生活所用方方面面。

      “家电零售业现在已经走入微利时代,单纯的家电卖场扩张,不足以支撑快速发展,需要寻找其他业态扩张的机会。”行业专家认为,专业家电卖场涉足百货,超市拓展专业家电卖场,这种“跨行”经营现象主要是因来自同业及超市、购物中心、专卖店等多业态的激烈竞争而走上了扩张重组整合的道路。

      而在消费者眼中,华润万家是大型综合超市经营者,但今年8月其在广州太古汇一口气开了高端超市OLE、高端珠宝中艺、Voi_la酒窖等,高端超市副牌Blt及个人护理零售店VivoPlus。至此粗略估算,华润万家目前投入运营的业态内容几乎接近15个。

      利润低  生“异心”

      近期,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了中国零售企业2010年财务状况研究报告,去年零售企业收入同比增长率达到20.0%,而受到租金等成本上涨因素影响,国内零售业利润率却下降了15%。

      在物业租金等经营成本“飞涨”的情况下,由于普遍采取联营模式运营,即便是国内优质百货品牌,其经营净利润也普遍不高。商业咨询师刘晖表示,与地产商相比,运营颇为“辛苦”的百货企业,实际上只是赚了小部分利润,大部分经营收益都归于物业方。

      日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中国零售企业2010年财务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当下持续的通货膨胀,对于消费信心的打击和投资拉动型的经济结构未能根本改变,直接打击了中国零售企业,零售企业利润率下降明显;50%以上的零售企业称尚未恢复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水平。

      百货品牌似乎已经厌倦了为所在项目业主做“嫁衣”的日子,开始向购物中心业态转型。除了王府井以外,北京另一百货品牌翠微,早在去年6月就开出了一家高端购物中心。北京华联也将转型购物中心当成提升利润空间的契机,在去年4月出资2.2亿元,设立了一家主营购物中心项目开发的公司。而新世界百货方面表示,5年内该品牌旗下的K11购物中心将相继登陆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城市。银泰百货方面也宣布,计划未来在国内开出100家购物中心,其位于京南大红门地区的购物中心将在年底开业。 

      其实,在北京,燕莎、赛特、百盛等高端百货商场已经开始纷纷自营精品超市;银泰百货通过收购旗下有30多家连锁超市的湖北省随州市新世纪购物中心而跨入超市业态的大门。在武汉,中百、武商先后开出的生活剧场、超级生活馆已广为人知,继这两家百货超市之后,武汉中商集团也开出高端超市优品汇。而在广州,广百除了此前涉足的首个年轻时尚百货GBF业态外,今年也把广百超市、广百电器独立运营。

[1] [2] 
  • 相关阅读
    1. 市场去库存显著 越南难成下一个“世界工厂”
      纺织品出口增长 服装市场需求释放
      上海市场监管局网售童装不合格率近三成
      ​​见证品牌力量 | IMB海外市场实现稳定增长
      服装市场:应时而变,赋予专业市场“新价值”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