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从“红帮”源头伊始的服饰长河 ——记宁波服装风雨征程

            在“红帮裁缝”书写传奇的100多年里,中国第一套西装、第一套中山装、第一家西服店、第一部西装相续诞生的辉煌中,宁波男装逐渐以历史为支点,从全国一望无际的男装市场中凹显成形。

      100多年前,鸦片战争的炮火像一双看不见的臂膀,不仅强硬的敲开了中国禁密的宅门,也生生地拔起了许多本应掩埋黄土之下或母体之中的非典型文明。在一波又一波的中西文化融合大潮中,一群来自宁波的裁缝,夹着一柄尺子、一把剪刀出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他们顺应历史潮流,突破传统模式,致力于西服研制和培养专业人才,在一针一线的微妙置换中把峨冠博带的袍服制演变为轻便实用的西式服装。“红帮裁缝”也因此成了他们独树一帜的称谓。
      
      历史就像一场咆哮而过的洪灾,把许多曾经不可一世的傲然之物吸进时间的漩涡,丢弃在岁月静谧的湖底。唯有“红帮文化”却如同一抹愈冲刷愈通透的鲜亮,沿途留下生机勃勃的颜色,给当时的服装界凝聚了新的瑰宝,也给100多年后的宁波服饰文化埋下了意义非凡的种子。

       十年前男装撑起服装节

      在“红帮裁缝”书写传奇的100多年里,中国第一套西装、第一套中山装、第一家西服店、第一部西装相续诞生的辉煌中,宁波男装逐渐以历史为支点,从全国一望无际的男装市场中凹显成形。

      1996年,以男装为主的宁波服装业开始初具规模,宁波市服装企业已达800多家,并形成雅戈尔、杉杉、罗蒙、一休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服饰企业,年销售量上千万的企业也达10来家。

      为进一步加强与国内乃至国际服装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服装业的进步和提高,逐步确立中国服装在国际上的地位,争取更多的服装进入国际品牌,宁波市政府决定举办服装节。

      1997年10月,集服装博览会、服装展演、服装研讨、经贸洽谈等活动为一体的第一届宁波服装节正式举行。四天时间里,到会展商241家,其中境外108家,吸引买家5000多名,3000多位公众到会,贸易成交32.3亿人民币。期间,宁波市总投资达1.55亿美元的5个外资项目举行开工投产,11个外资项目举行签字仪式,总投资达5.75亿美元。对外贸易洽谈成交2000万美元。

      此后9年,宁波国际服装节每年10月如期举行。十年来,宁波国际服装节的核心宁波国际服装博览会,凭借日益壮大的产业集群优势喝服装文化底蕴,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宁波服博会被国家商务部和中国贸促会等单位评为全国37个A类展会之一,并进入全国15个优秀博览会行列。

      八年后面对历史拐点

      2005年,随着国际纺织品贸易壁垒的不断加剧、全球服装产业一体化加快,以及后配额时代的到来,全国性服装业展会面临重新洗牌,广东、江苏等地及兄弟城市温州,在连续举办了几届服装节后都偃旗息鼓。

      在这个历史的拐点,宁波决定将已连续沿用了8年的“宁波国际服装博览会”更名为“中国国际服装服饰交易会”。

      “宁波服装节必须依靠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而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是服装节展会的必由之路。”宁波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大活动办主任俞丹桦说,基于对宁波国际服装节未来的战略定位,宁波将“服博会”改成了“服交会”。这个新的提法一方面使展会定位更加准确,即在宁波举办的国家级展会,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展会的“交易性”,是国内外市场双相交易的平台,而这正是中国特色的展览会最终与国际接轨的一个方向。

      此时,历经九年磨练的宁波服装业,形成了雅戈尔、杉杉、罗蒙、洛兹、培罗成、太平鸟、唐狮、爱伊美、巨鹰等一大批全国知名品牌。2005年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评选中,宁波服装企业占得六席。

      目前,宁波服装得注册商标总数超过3000个,在境外注册得服装类商标超过50个,拥有雅戈尔、杉杉、罗蒙、唐狮等四个中国驰名商标,16个中国名牌。

      据统计,宁波现有服装企业3000多家,其中年销售收入上千万元的企业有几百家,产品涉及男装、女装、童装、时装等系列,年产服饰14亿件,占全国约12%。

[1] [2] 
  • 相关阅读
    1. 2019宁波服装节科技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宁波服装业期待重回C位
      “用心的作品是有灵魂的”——从“红帮裁缝”到服装名城
      “红帮裁缝”落幕,智能缝纫机上场
      红帮裁缝用上工业黑科技 西服竟会自己“选”西裤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