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融入传统文化打造晋江特色鞋服等产业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全社会兴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对于晋江来说,本土文化产业拓展提升有哪些基础,又存在哪些不足?晋江应该如何把现有优势发挥到最大?
11月27日,在“晋江第三期企业文化沙龙”上,来自诺奇、战狼世家、六合儿童创意产业、源和堂创意产业园等企业、机构以及晋江市有关部门的代表汇聚一堂,在悠扬的古筝声中,围绕着“文化产业拓展提升”这一主题,纷纷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精英们认为,晋江拥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有着优势明显的传统产业,这两者之间可以形成有机结合,从而打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产业。
一方面是拥有木偶剧、南音等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晋江如今之所以为世人所熟知,却是因为其在经济方面的成就:数不胜数的品牌,数十家上市公司,鞋服产业更是在国内占据领先地位……在晋江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产业之间,能否找寻到一个平衡点?在精英们看来,答案是肯定的。
“晋江做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有区别于上海、广州等地的特点,晋江有鞋服、食品,我觉得应该根据本地的特色来做。我建议成立一个创意谷的概念,把鞋服这块提升起来,把握晋江自己的特色,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创意谷。”六合儿童产业总经理陈树青表示。
晋江市旅游局副局长陈晶晶觉得,晋江可以学学永春的做法。“永春便把他们的传统老醋和现代工业旅游很好地结合起来,到那里不仅能够现场参观老醋是怎么做的,参观者还能亲自参与到制作过程中去。如果我们的鞋或者服装或者其他传统产业可以这样做的话,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有产业基础,有优势文化,晋江在拓展文化产业过程当中还需要哪些配套?晋江市经济贸易局副局长林永红认为,目前晋江还缺乏一个能够承担各种文化产业的有形载体,让晋江传统文化、企业品牌文化都能够在其中得到体现。“现在晋江已经有不少企业在自发做一些文化产业方面的尝试,建起了企业创意园。如果我们拥有一个统一的创意产业园,把这些企业创意园纳入其中,一方面能够形成集聚效应,另一方面也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对于这一点,泉州首个创意园———源和堂创意产业园总经理彭峥颇有发言权。“不仅是晋江,即使是在大泉州范围内,目前还是缺乏一个这样的平台,能够让文化产业形成集群,同时也能够让入驻其中的从业人员很好地交流。”彭峥表示。
据悉,“晋江企业文化沙龙”系列活动由晋江市委宣传部、晋江市企业文化协会主办,晋江经济报社、中桥传媒协办,也是“晋江经济报·精英俱乐部”系列活动之一。
□精英微博
皇品微电影总经理 黄灿明:
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对于城市形象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好一个创意产业园,最重要的是引进一些有实力、有想法的文化创意公司,把文化创意当作核心来做。泉州晋江拥有非常丰富的产业链资源,比如鞋、服、玩具,在商品中植入文化的元素,是提升产品价值的一种很有效的手段,所以现在要做的是打造一个产业链的平台,让商品和文化有一个很好的对接。
翰联商务总经理 杨翰斌:
闽南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产业就像是种下的一颗种子,政府相当于这棵树搭的支架,而企业扮演的就是浇水的角色,浇的水越多,支架搭得越好,那么这棵树就长得越茁壮。
如果政府能不断搭台,多举办这样的会议,等企业交流到一定程度,开一个文化产业对接会,将各种设计公司的核心产品与晋江的鞋、服、食品对接,比如开发海西特色文化一个系列的鞋子,开发惠安女特色的食品等等,让人一看就知道是闽南的特色产品。
泉州优品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棋华:
作为一家入驻创意产业园的企业,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上,我觉得有三点需要做:一、政府要重视;二、要有资金;三、要有雏形。创意产业不仅要有形,而且还要有“神”。
通过一个服务链、产业链 ,让它形成一个有机的循环体。晋江给大家的感知是什么?我们要给大家传达的是什么样的文化?该通过什么样的载体来宣传文化?用创意的手法来表达,让本土的人、外来的人、旅游的人,知道泉州晋江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