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调查:中小企在洗牌中“陨落”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 确定
- 1疫情,改变了人们原有的习惯
- 2阮积祥:疫情催生对工业缝纫机的需求 机会大于威胁
- 3富山的“一针一线”都成为数据
- 4让缝纫的快乐不断线!
- 5中捷为全体员工健康大护航!
- 6阮积祥出席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并演讲
- 7W20步进罗拉车的十八般武艺
- 8杰克“野狼团”徒步登山,练体魄,强意志
- 9缝纫机上的这些按钮都叫啥?有什么功能?
- 10协会调研宁波、东阳、吴江三地零部件骨干企业
首站告捷!全国缝制机械维修职业技
“心动不如行动。”中小企业要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必须积极主动去应对,把转型升级的愿望付诸具体行动。
“三荒两高”烤温州
目前中小企业中大约有10%在升级,20%左右在转型中,约60%到70%面临生存困境
我们期待着,困境重压下中小企业得以涅,然而,环境倒逼,会扫倒一片,关键是那些具备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不要在洗牌中陨落。
所以,中小企业需要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洗礼,也需政府的呵护。
希望中小企业管理机构成真
没有足够级别的独立部门负责管理中小企业,恐怕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症结。
2011年10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温州召开企业家座谈会,调研中小企业生存状况,我有幸参加座谈会并在会上建议:应设立直属国务院的国家中小企业总局,统筹制定全国中小企业政策,统筹调配分散在各部委办的扶持中小企业的资源,统一协调和指导全国各县级以上政府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的工作。
对这个机构,我期盼了好多年,也呼吁了好多年。
目前,我国各省级以及地市都有中小企业局,中央直属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却尚未成立。原来国家发改委有中小企业司,后来“剥离”给工业和信息化部。虽然国务院成立了一个中小企业协调小组,但属于非常设机构。由于统筹管理机构的缺失,政策又分散在各个部委,就可能使中央出台的一些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执行效果难以更加充分。
2011年,国家出台了“非公经济36条”,如果有具体的牵头部门负责落实,该政策就会有彩云有润雨。
重现“三荒两高”问题
国家的重视,并不意味着温州中小企业面临的“三荒两高”迎刃而解。
一是“融资荒”。全国工商联有一项调查表明,规模以下的中小企业遇到90%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的借贷关系,微小企业95%没有从金融机构获得过贷款。中小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短缺。
二是“用工荒” 。温州市经贸局对855家企业的调查显示,有74%的企业用工紧张。
三是“供电荒”。拉闸限电,在浙江、江苏、上海、湖南、湖北、广东等地都存在。2011年,浙江省用电缺口月300万千瓦以上,温州市缺口约70万千瓦。
四是高成本。2011年用工成本涨了20%~30%;融资荒带来资金成本大幅度增加,银行贷款通常实行基准利率上浮30%到50%,加上各种费用,实际贷款成本接近基准利率的两倍。
银行增加利息的名目较多。一种方式是变相提高贷款利息,比如说银行借给你1000万元,需要你先存300万元在银行,这笔钱你是不能动的,也是没有利息的(即使有也是低息的),相应产生的利息会被分摊到实际使用的700万元资金里面去了。等于提高了实际贷款利息。
另一种方式是银行变相要求借贷人购买各种各样的基金,名目繁多,这样实际上正规企业借出来的资金的利率也已经达到月息1分到1分2,甚至1分5左右。这也推高了民间借贷利率,目前温州民间短期贷款月息达6%左右。
[1] [2]
共0条评论
热点新闻
视觉焦点
欢度国庆·喜迎中秋 | 中国缝制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疫情,改变了人们原有的习惯
阮积祥:疫情催生对工业缝纫机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