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纺织行业经济与未来走势分析
-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第一届中国学习服装论坛,仅代表我个人对这个行业目前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和大家做一个情况的通报。我大概分几块:第一块,把我们这个产业一些基本特点给做一个归纳。第二、当前我们这个行业经济形势,包括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走得怎么样,今年2012年我们将会如何。第三、就是我们的未来,未来我们怎么调整,主攻方向是什么,用什么来调整。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现场进行一些互动,我非常欢迎。
说到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国家有一个定位,是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实际上我觉得应该还加上两句话,也是高新技术应用的重要产业,当然也是时尚文化创意产业。这样我觉得对这个产业的主体特征进行这样一种描述,可能就更加完整和丰满,也就是说这个产业我们从立体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产业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作用和在国民经济当中的地位。这个产业可以说在我们国家是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产业,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的资源配置是以市场配置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各种生产要素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围绕着市场来进行的。
第二、它是一个非公有经济绝对占主体地位的产业,这个产业经过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企改革的深度变革,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比较安全体面退出了这个行业,所以从新世纪开始这个产业毫无疑问成了非国有经济占主体,所以说在资产结构当中非国有比重已经占了97%以上,而且越是沿海地区,非国有比重越高,所以它的主体是非公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和三资企业。
第三、这个产业是一个非常完整产业链体系,纺织工业所有的行业我们国家全部都有,棉、毛、麻、丝、针织,产业用和服装用,还有印染,化纤和纺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在我们国家全部都有,是一个上下游产业链相互衔接配套的产业,在中国可以说是非常完整。
第四、这个产业在我们国家的布局呈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集群化的发展。从生产空间布局的角度来说,这个产业很多是一种集群的方式,或者说某种产品,或者说相关的产品构成一个完整产业链体系,高度密集在同一个地区,从而形成了一种空间布局集群化的产业表现。据纺织工业联合会所联系174家纺织产业集群,大体就占了全国纺织经济总量的40%以上,还有一些更大的产业集群,特别是地市级以上的产业集群,估计也有30-40%,所以集群占了中国纺织服装经济比重大约占80%,所以它是一个布局的主体。
第五、这个产业具有非常明显国际竞争优势,现在我们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我们出口去年是2100亿美金,今年要超过2500亿美金,占国际市场份额大体是30%以上,或者是33%这么一个比重。就是说全世界30%或者三分之一的比重是中国制造,也就是说穿在身上的中国制造在世界是很有影响力,而且占有最高的市场份额。同时,我们的国际化来比较现代,除了大量出口之外,我们还有一定的进口,进口一年大体有500亿美金,除了纺织品服装之外,还有大量的纤维原料,染化料和纺织机械等相关产品,这样为世界相关产业也提供国内市场的份额和商机,使得这个产业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构成了这个产业主要的基本特点。
下面我想讲第二个问题,就是说一下当前这个行业一些经济形势和走势。我们刚刚过去的2011年应该来说我们这个产业的发展从经济运行的基本表现来看是正常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反映这个行业经济运行的一些主要的经济指标,比如说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的投资,社会零售,出口,还有运行的质量和效益。那么这些指标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可以说基本上都在两位数的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去年1-11月份,我们规模以上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大概是5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是27%,这个数还是不低的,大类产品的产量,化纤同比增长16%,纱同比增长13%,布同比增长14%,服装稍微低一点,同比增长8.9%,也就是9%。所以这个增长比例应该来说从综合起来来看还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我们把它分为一个一个季度来看,这些反映生产的指标可以说是逐季增速在回落,增长的速度在趋缓。
第二就是出口,1-11月份出口了2100多亿美金,和去年的水平基本持平,同比增长是24.5%,在2011年全球经济低迷,欧美债务危机严重,主要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长疲软,发展中国家深受通货膨胀的压力,而且大宗商品波动不是很好的环境下,我们有这么高的出口,已经是非常值得欣慰的。但是我们的出口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它的出口主要是靠我们的价格水平提高而拉动的。我们的价格水平为什么在去年提高,一个是成本因素,去年各种生产要素,包括用工,包括煤电油气等大幅度的提升,再加上人民币升值,所以你的价格必须要提高,否则你做不过来。还有就是开发新产品,提高附加值而带来价值水平的提升,所以价格的提高拉动我们的出口,价格水平的提高增速达到21%,对我们整个出口额的增长贡献度达到了98%,这就说我们的数量出口去年的增长是很微弱的。1-10月份我们只增长了0.5%,其中服装的出口数量只增长了0.1%,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国际市场的需求还是非常低迷的,数量的增长几乎为零了。第二,还有一个原因,我们由于成本的因素,我们一些低端的制造,包括服装,包括家纺,大量向周边国家转移。在周边国家有一个叫孟加拉的现象,那么小的国家出口超过100亿,还有越南和柬埔寨,还有印度和巴基斯坦,像这些国家可以说承接了我们一些成本做不过来的低端产品,也占了我们一些份额,所以今年在美国市场的份额是下降的。虽然我们出口额增长速度比较快,但主要是价格提升带来的,但是出口的数量增长是微乎其微的。
还有一个就是内销,内销可以说越来越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经济运行的主要支撑点,去年1-11月份我们衣着类零售总额增速达到24%,高于全社会同类产品的指标。我们内销是比较旺盛的,同时在规模以上企业当中,我们内销产值增速超过了30%,大概规模以上企业的出口交货值只增长了14%,而内销产值的增速超过了30%,说明内销显然要好于外销。而且内销产值所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去年1-11月份已经达到了82%,同比增长了1.6%。也就是说我们这个产业越来越依托于国内市场来支撑着我们整体的运行,我们这个产业多亏有一个非常庞大的,而且是世界级市场的支撑,否则国际市场一旦出现大的动荡就惨了,但我们还有很好回旋的余地。所以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对我们这个产业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我们再来看看投资,包括农业和农村投资,纺织行业去年1-10月份增长了34%,这个指标超过了全社会的固定水平,新增投资是8%,意味着项目投资主要用于国家货币政策,还有资金的来源,在固定投资里面有一个比较可喜的现象,我们由固定资产投资形势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势头依然没有减少,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超过了50%,全行业是34%,东部是24%,而中西部都超过了50%,这说明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势头依然未减,区域形式呈现了优化的态势。安徽成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势头很猛的一个区域,所以我们的投资方面还是有亮点的。
最后来看经济效益,1-10月份我们实现了利润规模以上企业超过了2000亿人民币,增速是29%,这个增速听起来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我们和一季度相比,我们的利润增长速度可以说回落了27%,也就是说我们一季度增速很高,但是到了10月份以后,这个增速出现了明显回落。这里说的是规模以上企业,实际上中小微型企业的利润增长水平应该来说,可能要比这个速度还要低,特别是一些沿海地区出口加工企业他们的利润可能更薄,所以我说的这个情况还是属于规模以上的情况。
在这里稍微做一个说明,今年规模以上企业的情况在统计口径上有一个变化,去年是500万以上,2011年2千万销售收入才可以进入规模以上,今年门槛高了,所以规模以上的企业户数一下子少了2万户,留在规模以上企业效益情况相对比较好,所以我们的利润表现还是不错的。如果是全口径来说,我们的利润情况没有这么好,所以在这里稍微做一个说明,可能来自中小微型企业和纯加工企业他们深有启发。所以大家就能看出来,第一经济指标的表现是正常的,第二就是出现了生产、效益、增速明显回落,尤其是出口数量的大幅度回落,这么一个运行基本特征。
这些是我们对刚刚过去的,虽然没有完整全年的数据,基本上表现出我们在过去的一年表现了整个行业运行的情况。那么今年的情况将会怎么样,这个可能是大家更为关心的话题。前不久我们先后在北京和上海了解一下今年我们行业,包括大企业、中企业、小企业、微型企业,他们的感受,他们对行业走势的一种看法,我们在进行座谈,了解一下他们的一些情况。
经过前两次会议,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大家觉得今年的情况可能比去年要严峻得多,尤其是上半年,为什么这么说?刚才我在说去年情况的时候,实际上我有几个问题没有说,去年实际上我们运行的情况基本正常,但是我们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有些可以说金融危机时期所没有的问题,比方说我们去年遇到了一个最让我们行业纠结的,就是棉花价格的大幅度波动,棉花价格去年3月份最高达到每吨3.1万元,和年初相比涨了15%,和10年比涨的幅度更大。但是到了8月份,特别是9月份以后,棉花价格大幅度下跌,现在只有1.9万元,跌了至少60%以上。
那么棉花价格的下跌,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上涨和下跌的原因很多,既有供给的问题,今年棉花丰收了,全世界都丰收,我们国家也不例外;也有需求的问题,因为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出口这一方面需求遇到了不少的麻烦,需求有所减少。还有就是资金的问题,因为国家大幅度缩紧银根,为了压制通货膨胀,所以资金普遍短缺不足,包括流动资金,也有资金炒作的问题,所以造成了棉花价格的大起大落。大家知道纺织企业普遍有一种心态,棉花越是涨价越是买进棉花,棉花价格越是往下跌,他就不收或者少买棉花。
那么棉花价格上涨的时候,我们一些好企业,一些有钱的企业吃进了大量的棉花,增加库存,但是棉花下跌的时候,因为纱价也跟着跌,这个时候我们储备的棉价比较高,我们用高棉价生产低价的棉纱,显然会亏损。越是棉纱价格下跌,我们下单就下得很少,因为他期待价格还会下跌,这样对产业链产生影响,再加上终端的需求和出口这一块也有问题。这样就使得整个行业稳定运行就出了一些问题和障碍,棉花这个问题对我们的影响很大,过去有一句老话叫成也棉花,败也棉花。由于棉花价格这么波动,我们的这些棉纺织企业他们可能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付棉花上,他们认为把棉花做好了,比做棉纱挣钱容易得多。2010年我们棉花企业是非常有幸福感的,棉花价格大幅度上涨,棉纱也跟着大幅度上涨,甚至有的时候比棉花涨得还快。但是到2011年一下子出现大量的变化,造成了2010年挣的钱都吐了出来,有的甚至赔本。
棉花价格之所以这么波动,有体制和政策上的原因,因为现在棉花市场没有真正和国际接轨,现在国际棉花比国内棉花现在要低大概4-5千元一吨,这么大的差价,按理说国内应该去采购国际棉花,但是需要配额,国家也不发配额。另外就是发配额,如果超配额进口还要增收税务,这种双重管理制度使得棉花国际和国内市场不接轨,这是很大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收储和抛储,像这种调控手段似乎应用的不是太好,水平不是太高,甚至还有一些商业利益在里面。对我们纺织企业来说,我们期待着是两种,第一是接轨,第二是稳定,但是这两点都没有实现,所以棉花问题成为制约我们行业稳定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让我们非常纠结的问题。
去年还有第二个问题,就是资金的问题,融资难,纺织是中小企业的汪洋大海,在银根紧缩的时候就更难,在银根放松的时候也很难,这个问题始终得不解决。银行是嫌贫爱富的,纺织企业要想从银行拿到资金确实有难度。当然还有其他的用工成本,包括要素成本的上升,再加上国际市场的低迷,虽然基本面是好的,但是增长速度确确实实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