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2012年缝机企业的市场不差钱,差的是机会!

      2012年市场环境对于缝纫机制造企业来说,预计会是一段景气低霾的日子,在这种气压之下的众多相关厂商有没有另外的突破口?这是我们希望来探讨的。

      说实在的,很多同业的老板不会有太大的兴趣来关注这个题材了,因为企业家的特徵是逐利而行,他们一直在比较这个行业的毛利润,如果缝纫机的制造还有相当高的毛利率,当然就会受到特别的关爱。而目前缝纫机行业的利润太低,且营业金额又不大,使得一些同业老板只把缝纫机制造行业当作他发展的第一桶金,这第一桶金捞到了之后,就因为评估后发觉另有其它更好的机会而掉头了,开春2012的不景气如再继续下去,就会更是催促他掉头转方向加速离开缝纫机制造行业了。

      从新闻的经济资料来看,欧美的经济不景气造成人们消费的下降,因而服饰品的需求减少,使得中国服饰品外贸出口量减少是国际外部影响的原因。中国内部的制造材料成本大幅度的提高,工资不停的往上爬,以及人民币不断的升值又侵蚀了服饰业微薄的利润,使得中国国内服饰企业降低了出口的接单数量,是国内市场对缝制设备需求量的锐减的原因.在双重打击之下,造成了2011年度下半年市场极度的萎缩。

      1.  由2011年年中开始,市场就由盛而衰急剧的反转。2011年初还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景况,大家都忙着买进零件装配,来应付客户的需求,怎料到一过半年行情直转向下?一下子客户都推迟进货了。 2011年10月在福建省石狮市举办的2011中国(石狮)纺织工业博览会,会场上空荡无人,我们福建的老乡描述说这是”史上最淡季”的景象,经营了20多年缝纫机的生意,这的程度种萧条还是头一回遇到.

      2.  大型的同业如银箭牌、中捷、标准等公司,在7-9月份时还看不出来缩减太多,但是在10-12月份的第四季业绩,确实是比第三季度来个腰斩。往年9-12月是一年的出货旺季,而2011年的9-12月业绩差太多了。

      3. 2012年度的中国农历新年来得早,由2012年1月初即有缝纫机企业同业开使休假,要休息到2月中才会上班,因为没订单需求,不必那么早开工。

          定单在那里?

      1.     2012年1月的中国国内市场,和2011年前两季的盛况比起来,就象一潭封冻的死水,没有购买需求的信息.

      2.     美洲(北美,中美,南美)还有大约平时间50-60%的市场需求,但是国内熟悉西班牙语言人才缺乏.再加上美洲的运输遥远,要想吃下这块市场的业务稍有一些困难,但这语言方面尚不是什么大问题,重点是必需要先在美洲某地设海外营业及发货的中心. 目前国内只有银箭牌、中捷牌两家有足够的能力在海外设置营销中心,并且取得稳定的业绩及利润,以便维持海外营运的开销。例如银箭牌全年营收的40-45%就来自于其美洲分公司.  以国内现况看来,现有缝制设备的企业规模都低于股票上市的关,也就是其营业规模不足以支撑海外据点的费,没有能力在美洲开设据只好打打零工接一点段段续续的小订单,没法在此市场切入分一杯.

      3.     还有可被开拓的市场,都集结在南亚大陆的印度,孟加拉/缅店/柬埔塞/印尼,西亚的土耳其.这些地区的客商以杀价找便宜品出名.一逢有更低价的供应商就即刻转向追逐.现在这些地方的生产劳动力人工成本比中国低,有许多的制造定单都由中国转移过去,特别是劳力密集的服饰产业,现在还是移动的高峰期.因为地理的距离和中国较近,且在当地早有华人商业的活动,切入这些市场早有许多企业在密集的进行中.

      4.     互联网路已经深入到地表的每一个角落,对于业务的拓展效率提升起到无比的威,寻找目标客户已经不是推广业务的障,但是互联网路替企业节省的费用大部份在客户搜寻、连络、资讯交换等方面,这已经替企业省下不少,在其它方面能再进一步协助拓展业务的地方就非常有限了.

          全力介入市场争取定单.

      1.      2010年前抢单的方式是低成本低价竞争,但是削减成本的结果是降低了机器的质量. 便宜的价格虽然说是任何时间都受客户欢迎的,可是最近并没有缝纫机制造企业再次采用低价次品质促销的策略,因为这些企业了解客户的对于所需的产品质量意识已经提升了,客户对于比现有供应商还低价低质量的产品,已没什么兴趣.

      2.      特种功能的花样缝纫机也曾经是企业发展策略,如今这也不灵光了.特种功能的花样缝纫机的市场为一块用量很小但是利润较高的冷门地带, 曾经被较大型缝纫机生产厂商注视来弥补一些营运费用,中小型的缝纫机生产厂商把这些机种的制造作为主要的夹缝中生存的营运策略, 现在连这种微少用量的机器也因为同型的产品供给过剩,价格被杀得很低,没什么利润空间可以留给新的供应商再加入竞争,所以这块曾经的微小宝地也因为客满而没人再来了.

      3.      电脑控制三自动化平车系列,在前4-5年是相当火红的产品,后来又有直驱式伺服电机配合应用,确是造成了一股风潮,引起许多缝纫机生产厂商热情的投入. 然而缝制机器的现有制造商大都是简单的组装工厂,以人力财力来讲没有具备电脑机电开发能力,现阶的脑电自动化的核心元件都要由外购来搭配,外购进来价格往往比本身机械主体还要高,主要的利润都被电脑司服控制系统厂赚去. 例如日本的大和牌、飞马牌;德国的度克普、百福;中国的银箭、中捷牌都没有生产厂商自己投资研发电脑控制系统,而是采用外购品搭配策略. 考量到主要的营运利润都被转到外购的电脑控制系统,本身企业体所剩利润不多,且自身又没能力跨足到电脑伺服控制的专业,因此把缝纫机的电脑控制自动化作为日后主利润目标的想法,也就渐渐变冷.

[1] [2] 
  • 相关阅读
    1. 后疫情时代 台州缝企的生存之道
      椒江:多家缝企荣登“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
      从开放引领走向创新引领:‘十四五’上海发展理念转型思考
      工业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顺风车,你搭上了吗?
      解析中国缝企“上海制造”模式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