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服装业拐点或将再现

      欧美债务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已经开始在第110届广交会上显现。2011年11月4日,第110届广交会闭幕。作为中国外贸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本届广交会欧美到会采购商有所增长,但观望询价较多,实际成交比上届分别下降19%和24%;礼品、电子消费品、陶瓷等非必需品成交比上届分别下降9%、11%和15%;6个月以内的中、短期订单占比达到88%。

      就服装而言,参展企业普遍反映,今年的订单在持续萎缩,不但没有新增加的客户,老客户的订单量也在大幅缩水。以青岛为例,本届广交会青岛市纺织服装类商品成交9 220.6万美元,比上届下降21.7%。其中纺织品成交7 520.9万美元,比上届下降6.3%,服装及服饰成交1 699.7万美元,比上届下降46.8%。 不少参展的绍兴纺织服装企业也反映,今年以来外贸生意已经相当难做,从广交会反馈的情况来看,明年可能会更难。

      事实上,这一信息已在前三季度的纺织服装出口数据上有所显现。尽管1~9月,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累计出口金额比去年同期仍增长了23.3%,但数字背后价涨量不涨的因素明显。特别是9月,纺织品出口增速约跌至一成七,服装出口增速约降至一成四。这一信号预示着,中国纺织服装的增长势头或将出现拐点。 将服装行业拉入严冬的不止于此,国内高企的用工成本、变化莫测的原材料价格、无序的竞争、一路升值的人民币、居高不下的税费,当所有的不利因素交织在一起时,服装企业正遭遇着堪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新一轮危机。江苏舜天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曹小建对明年的经济形势和需求表示了谨慎和悲观,认为在服装行业订单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企业倒闭现象还会持续下去,“今年年内有至少五分之一到五分之二的服装厂家不能再继续干下去。”曹小建说。经营牛仔服装的广州睿高服装有限公司主要出口欧洲市场,其总经理陈奕东对今年乃至未来2~3年整个服装出口行业的前景观望比2008年时更为保守和悲观。

      从广交会反馈的信息来看,订单呈明显的短期化特点,6个月以内的中短单占比为88%,一方面反映了国际市场的谨慎预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企业在劳动力成本上升、汇率和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融资困难的情况下,对长期订单也持谨慎态度。业内专家表示,随着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目前对中国外贸有较大拉动作用的新兴市场亦将经历一个需求下降过程,届时若重叠上未能完全恢复的欧美经济,中国出口将继续“遇冷”。

      针对当下“内外交困”的情况,也有业内人士判断,春节之后会出现一波订单反弹,届时大量停工企业临时“重启”,可能会造成用工荒等一波假性繁荣。根据欧洲人的消费习惯,每年四五月份和十二月份都要进行换季,如果采购商在今年减少采购量,明年定会进行补货,所以届时或会迎来一个繁忙的订单季。不过,这种订单旺季对服装企业来说,未必是个好消息。目前国内很多工厂开工不足,一旦加单信息传到国内,就会导致很多工厂高薪重新招揽工人,很多面料厂包括服装厂会随着订单增加而涨价,而一涨价又将会损害到后面的订单,从而造成了新一波的繁荣假象,包括用工荒等。

      服装行业大起大落,对缝制设备行业而言,也不是好消息,会给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带来巨大压力。目前,不少缝制设备生产企业都反映“市场比金融危机时更淡”。因此,上述情况需引起企业重视,否则很容易出现去年全行业“措手不及”的情况。市场的规范化是在不断反复中呈螺旋式上升发展的,企业需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未来数年内,中国服装行业会进入一种近似“沉默”状态的转型过程。其特征是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同时技术应用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攀升。东华大学管理学院顾庆良教授认为,纺织服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需要进行革命性的创新。他举例说:“无锡一家企业通过流程再造、管理体系革新和整合性的技术创新,它的用工是国内先进水平(企业)的一半不到,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人工资反而提高了,企业的产品附加值提高了,原料的使用量在同样销售情况下只有别人的五分之一。”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