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外贸形势严峻 纺织行业将成逆势亮点

            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对美国的面料出口量为42652.24万米,与2008年同期基本持平;2009年中国对美国服装的出口量为664028.51万件套,较2008年同期增长14.15%。

      今年1月份的外贸数据显示,我国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对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专家学者也予以了极大关注。不少专家分析师称,从全年角度看,中国可能会面临更加复杂的外贸形势。因为全球经济是否好转依然扑朔迷离,人民币升值等其他多方面的因素也会影响到中国未来的出口情况。商务部表示,相关的稳定增长措施正在研究中。

      ■形势概述

      去年下半年以来外贸下行明显

      上个月,进出口数据双双出现负增长,外贸形势较为严峻,对经济发展略有不利,尤其是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令人非常担心。

      中银国际宏观策略分析师程漫江认为,今年中国进出口增长或进一步放缓。“按照我们最新预测,2012年全年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为8%和9.2%。2012年贸易顺差预计将由2011年的1550亿美元缩窄至1450亿美元。”

      实际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2月9日至11日在安徽开展商务工作调研过程中就曾指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外贸下行态势较为明显。今年1月份,进出口增速均出现下滑,这虽有季节性因素,但也反映出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对这一趋势要高度重视。”

      程漫江指出:“近几个月,大多数传统商品增长持续放缓。1月份服装和衣着附件、鞋履出口分别增长3.5%和1.3%,而2011年1-12月这两类产品的增速分别为18.3%和17.1%。同期,旅行用品及箱包出口继2011年全年增长32.9%后出现了7%的下滑,玩具出口增速由2011年的7.3%大幅下降至4%。”

      此外,资本品出口亦出现下滑。1月份,集装箱、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出口分别下滑49.9%及2.6%。机电产品出口增长0.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下降3.7%,而去年1-12月这两类产品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6.3%和11.5%。

      除了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增速大幅回落以外,近期亚洲经济增长动力有所减弱,也导致了中国对大部分亚洲经济体的出口增长连续放缓。

      具体来看,1月份,我国对日本、韩国及东盟出口分别增长6.1%、9.2%及1.1%,而去年1-12月增幅分别为22.5%、20.6%和23.1%。同期,对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出口分别增长11%和8.2%,而去年1-12月增幅分别为24.6%和31.4%。

      上海一券商分析师对商报记者说:“当前外贸形势不甚乐观,同时外贸顺差高于市场预期,加上人民币升值压力犹在,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出口,对中国的经济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外贸形势严峻或将倒逼货币政策进一步放宽,以此来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中国货币政策存有一定的政策调整空间,但政府也势必要加强刺激内需力度,以此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上述分析师表示。

      ■主要困难

      受累欧债对欧出口增速猛下降

      作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欧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欧债危机袭击,而中国对欧出口形势也愈加严峻。

      根据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作为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欧盟占我国出口市场将近1/6,但是去年我国对欧盟出口增幅低于平均增幅近6个百分点,今年1月份对欧盟出口继续下降,达到3.2%,其中,对德国出口下降6.3%,对意大利出口下降28.2%。对欧盟出口增速下滑已明显拖了整个出口的后腿。

      而海关最新发布的数据更进一步显示出欧债危机在中国对欧盟出口方面已产生明显影响。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对欧出口3560.2亿美元,增长14.4%,较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低5.9个百分点,其中9-12月份,我国对欧出口月度增速连续4个月仅为个位数增长。今年1月份,对欧出口282.3亿美元,下降3.2%,较同期我国出口总体降幅达2.7个百分点。1月份,对欧盟进出口总值426.8亿美元,下降7.1%,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15.7%。业内人士表示,欧债危机导致欧盟内需疲软,进口需求持续下降,进而使得欧盟对我国商品的需求明显放缓,我国对欧出口增速显著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海关的数据显示,去年欧盟仍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取代日本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自欧进口正在发力,汽车等品种进口大幅增长。2011年,我国自欧进口2111.7亿美元,增长25.4%,高出同期我国进口总体增速0.5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汽车251.8亿美元,大幅增长48.7%;金属加工机床41亿美元,增长40.2%。今年1月份,自欧进口144.5亿美元,下降13.9%,小于同期我国进口总体降幅1.4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汽车25.2亿美元,仍大幅增长43.1%。

      此前,世贸组织对2011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长率的预测从6.5%下调至5.8%。而与其他经济体相比,欧盟对外贸易下滑势头更加突出。特别是金融危机后较长时期,我国对欧出口高速增长的局面难以再现,而2012年我国对欧盟出口将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

      三大因素制约对欧出口不乐观

      商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制约中国对欧出口的三大因素仍然存在,即欧洲经济萎缩、欧元进一步贬值和欧洲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因此,对于中国出口企业而言,未来对欧经贸仍然不容乐观。

      ●经济萎缩 欧盟2月15日公布的多项经济数据显示,欧元区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出现萎缩,为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首见,且已有5个成员国确认步入技术性经济衰退。这5个国家包括意大利、荷兰、比利时、捷克及葡萄牙,这些国家已连续两季度经济收缩,已意味着陷入衰退,意、荷第四财季皆收缩0.7%。分析指出,欧元区“已有一只脚踏入衰退”,整体收缩,反映区内债务危机升温,不稳定因素及金融压力未除,各国实施紧缩措施或继续成为拖慢经济增长的主要包袱,欧元区或由此步入温和衰退。  

      此外,欧盟执行委员会当日发表报告称,包括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和法国在内的12个欧盟成员国正遭遇严重的经济失衡,这使它们容易受到市场冲击和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

      在欧盟的警告名单中,法国是近几年来世界出口市场份额跌幅最大的欧盟成员国之一,而薪资增加已令其越来越没有竞争力。深陷欧债危机的意大利的公共债务依然令人关切,目前,意大利负债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20%,经济增长依然疲弱。至于欧元区以外的英国也存在不少经济上的问题,尽管英镑大幅贬值,但英国的出口市场份额仍出现下降,私人部门债务水平过高也令人担忧。欧盟委员会认为,由于房价高企、家庭负债沉重,英国住房价格仍可能进一步下跌。

      ●欧元进一步贬值 经济衰退也令欧元区货币贬值。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开始,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就像“过山车”。欧债危机爆发后,市场资金大举流向美元寻求避险,欧元再度大幅下跌。到现在,贬值幅度将近20%。欧元贬值幅度接近20%,意味着企业当初接的订单,交货后不仅无利可图,更会出现做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情况。

      去年广交会期间,中国机电商会对296家企业进行一项调研结果显示,虽然机电行业产品成交价格平均增加了8%,但由于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等上涨,成本平均上升了10%,致使近期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在此背景下,欧元贬值对机电产品的利润水平形成更为严峻的考验。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而制约中国对欧出口的第三大因素就是欧盟贸易保护主义出现抬头。2011年,欧盟对中国商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5起,数量较2010年有所减少,但手法不断翻新。2011年5月,欧盟首次对我国产品(铜版纸)征收反补贴税;9月,以“保护欧盟制造商免于中国出口商的削价竞争”为名,宣布向我国的瓷砖课征长达5年的惩罚性关税;出台新的轮胎标签法规,要求自2012年11月1日起,所有在欧销售的轿车、卡车和公共汽车轮胎必须加贴新的能源标识。

      欧盟自2010年年底公布新的对外贸易政策以来,在政策层面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动向有增无减。

[1] [2] 
  • 相关阅读
    1. 抵制失败!释放良好合作信号!保留优待!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欧洲遭遇第二波疫情,人民币汇率不断走高,外贸单开始集中下达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疫情卷土重来!日增过万!外贸复苏出现危机!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