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服企必须面对的现实:“用工荒”未来或将长期存在

      “很多工人年后都不来上班了,厂里人手很紧。”这是相当一部分企业无奈却又必须面对的现实。

        前些年,用工荒初现苗头的时候,大家还比较乐观: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完之后,务工人员大量出来找工作,用工紧张局面就会缓解。现在看来,持续几年的用工荒,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元宵节不再是缓解用工紧张的分水岭,用工荒几乎已经成为常态。一些员工辞职频繁、常年招聘的企业,也由以前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地暗中招人,转为大方吆喝,毕竟,招到人、让生产线正常运转起来才是硬道理。

        持续了几年的用工荒,还将长期存在,用工企业今后的用人成本逐年上升,将是不争事实;用工荒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员工跳槽频率增加,对企业忠诚度不如以前。

        80%的企业都在招工,没摆招聘牌子的,不是没招,而是招过了

        青龙街道青洋北路,这里是天宁区纺织工业聚集地,黑牡丹、伊思达、艾贝、帝商服饰等多家纺织服装企业就分布在马路两边,一家挨着一家。几乎每家的大门口都摆着一块颜色各异的小牌子,不用问,都是招工启事。最引人瞩目的是帝商服饰,大门口居然一排摆着四张招聘启事,门卫室的窗户上还贴着一张打印的黑底白字的招工单。门卫说,这四家企业真的都在招工,他们都在一个大门里面,有的是租这里的厂房,“都缺人。”

        类似的景象,在新北区也非常普遍。天山路、汉江路、乐山路、黄河路等路段的工业园区,招工启事几乎已经成为各家企业门口必然有的“配置”,80%的企业都在招工,偶然能见到几个没摆招聘牌子的,不是没招,而是招过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招工启事遍地开花,上前问津的人少之又少。

        大家都缺人,招工都迫在眉睫。劳动西路一家中型饭店的王先生感慨,在青山桥人力资源市场招工一个星期:“发现这里招工的比找工的还多。”为了尽快招到人,除了多派出招聘大军,委托中介招人外,有的用工单位甚至在招聘市场直接干起了同行间互相“挖墙脚”的招数:武进区一家餐饮企业不惜以“你带一批人过来,每个人我给你**钱”的方式,诱导天宁区一酒店的员工带人跳槽过去。

        年前年后员工流失、年后新增订单或扩大生产规模,是引发多数企业年后用工荒的重要原因

        常州昌瑞汽车部品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车用气囊,主要为丰田等日系汽车生产企业配套,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后,企业受到影响,接下来的4、5、6三个月时间里,订单锐减,随着日本地震后的恢复重建,7月份工厂订单开始恢复并逐渐正常。经过半年的调整,企业重新回到正常运转状态,还新增了凯美瑞的生产线,公司工会主席钱震宏介绍,“订单量增加,我们就需要相应增加人手,所以年初七就开始招人了,年初七到初九三天,一共招了近200人。”今年,昌瑞还将兴建新的厂房和办公楼,扩大规模,“还要继续招人。”

        和昌瑞一样,位于武进区郑陆镇的康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同样由于规模扩大而需要补充新员工。该公司2010年新建的一座1.5万平方米的大型车间已经投入使用,急需招人,年后原本打算招聘100个操作工,为此,厂里还派了销售部门的三四个员工到人力资源市场帮忙招工。招聘了近十天,这家企业还是天天出现在人力资源市场上,“订单增加了,又扩招了,100个不够,要招300个。”

       相比较而言,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对产业所带来的影响,可能要少一些,恢复的速度也快,而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则更为深远、持久。据了解,我市受到影响的某大型企业,从去年9月份开始压缩生产规模,工人一度处于半停工状态,期间大量工人流失,这家企业从去年11月份开始恢复生产,招聘员工,由于对今年“情况怎么样”没有把握,一些员工年后不是返厂报到,而是直奔人力市场找新的工作。

        至于餐饮业这样的服务行业,年前年后是员工跳槽的传统高峰:年前急着回家,一些员工甚至在过年前一个月就离开单位;一些企业虽然通过延后发年终奖、工龄奖等方式,成功在春节期间将员工留住,但是,一旦过完春节奖金到手,一些早有预谋的员工就会立马走人。“年前年后加起来,流失率超过30%在行业内很普遍。”

        今年的用工荒,主要还是表现在缺乏普通工人,有技术含量的技工基本不缺

        一线员工是企业得以长期生存的重要基石,用人单位年后大量招聘的主要就是这类员工,生产型企业基本都是一线操作工,服务行业则以传菜员、服务员为主。位于钟楼开发区的常州洛克电气有限公司的吕先生说,公司这次招聘的300个人,以普通操作工为主,没有行业从业经验或技术都不要紧,“经过公司的培训就能上岗了。”而一些有技能含量的岗位,也基本不缺人,“技能型的人才,公司给的待遇也高,他们一般也不会轻易离开的。”

        而像服装行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更是如此了。一线车工、缝纫工、后整理员工很缺,但是,像水洗工这样劳动强度大、有技术含量的工种,甚至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给的工资相对比较高,还能留住人。

        一个在人力市场找工的小伙子说,年后跟同事到几年前工作过的那家公司的车间去看了看,“最兴盛的时候有近千人的,这次看到几个车间加起来一共就只有两三百人了,看来一线工人都跑得差不多了,到4月份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招够人。”

[1] [2] 
  • 相关阅读
    1. 北方 :迎击困境 压力与动力并存
      纺织服装业另一面现状:“用工荒”亟待解决
      4月纺织品出口大幅增长,服装外贸下行压力较大
      国内缝制机械行业下行压力加大
      国内缝制机械行业下行压力加大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