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跃双星”找准服装企业转型升级切入点
推出的系列吊挂系统供不应求
今年尽管国际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但“飞跃双星”却是逆势而上,国内订单不断,生产车间热火朝天。据分管销售负责人介绍,近期,长三角、珠三角不少服装企业纷纷下单,全面采用“飞跃双星”衣拿电脑化吊挂系统。而这背后正是源于公司狠抓科技创新,找准了服装企业转型升级的切入点。
“飞跃双星”研发的一款新型吊挂系统,采用了员工刷卡登陆的方式,即与服装企业内现有的考勤系统相兼容,员工可使用考勤卡方便、简易地在吊挂系统上登入/登出。并且系统还可根据当前的生产情况和效率,对生产潜能进行预测和分析,并对生产管理员提出人员增减建议。同时,小时产量查看可统计员工每小时的产量,帮助管理者清楚直观地了解一天中产能最高或最低的时段,从而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些创新点一经推出,立即成为新的增长点,受到服装企业的欢迎。
业内人士称,中国服装业的制造成本优势正面临着各种新型贸易保护和发达国家绿色标准门槛越来越高的挑战,加上中国的制造成本必将不断提高,这就使中国服装业继续走粗放型老路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其发展活力不仅要受国内外市场供过于求的制约,也面临原料资源条件不足的制约。“飞跃双星”总经理翁端文说,“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周边国家,与我国竞争激烈。它们的劳动力成本比我国更低,产品结构又与我国大体相同,目前有一些粗加工产品的竞争力已经超过了我国”。
服装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而生产过程是流水式作业。从原料布料开始,到裁剪、打样,车缝,包烫等,每个岗位都需要很多工人来作业。尤其是车缝部门,每台缝纫机或其他设备都有一个工人来完成一道工序,比如前幅,后幅,袖子等。服装厂报酬形式一般采用计件工资。如何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提高控制生产质量,是国内广大服装企业面临的问题。而应用吊挂系统后,既克服了传统人工搬运方式费时费力的缺点,提高了生产效率,又改善了车间环境,提升了管理水平。在服装生产中,吊挂系统已成为服装企业缝制工段实现柔性加工的基础,可满足多品种、小批量乃至单件的服装加工。
2月17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了珠三角企业多举措解决招工难的情况,其中较大篇幅从企业、政府的角度介绍了当地服装企业采用“飞跃双星”衣拿吊挂系统后的显著成效,不仅较大地缓解了“用工荒”的问题,而且使企业生产效率、产品品质、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提升。
端文总经理说,智能化吊挂系统的市场前景是广阔的,它的出现可以说对中国服装行业是一次机遇,是一次变革,是全面展示企业整体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的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