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浅析我国棉纺织产业升级途径

      我国的棉纺织行业横跨农业和工业两个生产领域,涉及棉花生产、轧花、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和终端消费等多个环节,影响因素众多,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我国棉纺织产业市场环境接近于完全竞争,产业内各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价格,且行业对外依存度较高,受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较大,行业利润不稳定,市场竞争力较弱。本文尝试对我国棉纺织产业的政策环境进行分析,并结合纺织各环节的运行情况,浅析提高纺织产业竞争力、改善产业运行效率的途径。

      行业概述

      入世10年来,我国的纺织产业保持了高速发展的状态。2011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4786.5亿元,同比增长26.8%。纺织行业总量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明显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和新增项目增长缓慢,行业利润增长持续回落,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纺织产业的高成本时代已经到来,以廉价劳动力作为主要支撑的中国纺织服装业已逐渐丧失了成本优势。

     

           棉花产量不稳定

      我国植棉历史悠久,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常年植棉面积在8000万亩左右,产量在600万吨左右。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棉花消费国,每年棉花消费量在1000万吨左右,消费缺口在400万吨左右。由于棉花种植费工费时,且种植补贴远不及粮食作物,尽管收益略高于粮食作物,但棉农植棉意愿低,种植面积有所下降,再加上受极端天气影响,我国的棉花产量近年来下降较快。

      1.种植缺乏统一规划

      按照地理区位,我国的棉花种植可分为三大主要区域: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新疆棉区。新疆棉区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5%,黄河流域棉区约占25%,长江流域棉区约占10%。除新疆棉区棉花种植成规模以外,其他棉区种植比较分散,缺乏统一规划,受价格因素影响较大。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的棉花种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棉农。每年的3月至5月是棉花播种期,由于比粮食作物费工费时,如果收益跟粮食作物持平,或者略高于种粮收益,棉农便不会考虑种植棉花。

      2011年,国家出于稳定棉花种植面积的考虑,出台了棉花临时收储预案,2011年9月1日—2012年3月31日,按照19800元/吨的价格敞开不限量收购棉花。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对稳定棉花种植面积起到了良好的作用,2011年我国植棉面积出现了恢复性增长。2012年国家延续了棉花收储政策,同时提高收储价至20400元/吨,市场预期收储政策稳定棉价的作用不足以弥补棉价下跌导致的面积下降。国家出台棉花收储政策有利于稳定棉花生产,有利于棉纺织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为产业升级铺平了道路。

      2.种植成本上升

     

    棉花种植成本变化图

     

[1] [2] 
  • 相关阅读
    1. 终端需求萎靡,7月纺织产业链或处处“高库存”
      印度纺织产业将受打击!中国宣布:孟国97%对华商品“零收费”…
      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屏山工业园有何机遇?
      山东移动助力纺织产业智慧升级,打造“5G+智慧纺织”新样板
      韩国纺织产业联合会副会长郑东昌:将加强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合…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