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访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仁舜

      2012,新形势 新挑战 新征途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发展观念

      推动产业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巩固制造优势,提升专业水平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服装生产和输出均列世界第一,同时也是缝制设备需求大国。2011,在缝制行业“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里,中捷作为国内缝制行业的领军企业,在行业里掀起一股又一股冲击波。从“绿色盛典绿动力全系列直驱产品全球的发布”、“组建全球首个国家级产业园区”到“营业总收入全行业第一”再到“建立行业首家企业研究院”无一不彰显国内一线企业的科技与风采,同时也让中捷迎来了丰硕的成果。

       2012,站在新的起点,作为上下产业链上相存相依的伙伴,服装行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对缝制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两个行业双双走过高速发展的阶段,也步入了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从制造“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时期。为此,笔者关于缝制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中捷未来的发展问题对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仁舜进行了采访。

      记者:缝制企业发展不断随着世界经济和服装企业波动规律而波动,也同样面临着诸如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资源整合的难题,截止到目前为止,您觉得缝制市场发展如何?

      徐总:回顾2011年的中国缝纫机市场,也可谓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考验,从上半年的几十年一遇的火爆到下半年的硬着落,真正体现了市场的变化多端和适者生存的法则。2012年,纵观世界经济整体格局还是会呈现出比较平稳的发展态势的,但是也随着全球各国的经济刺激政策效应减弱,增长速度在今年肯定是继续放缓的,中国也不例外。

       从目前来看,在实现了良性的持续发展的同时,各项制约因素依然突出,成本上涨、工资福利成本攀升加上劳动力数量的下降和观念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劳动力成本、水电等能源价格上涨为高额的制造成本雪上加霜,汇率问题、信贷成本和国际竞争加剧问题都是缝制行业所必须面对的难题。但是,我们也要正视所面临的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些因素,积极探索企业的转型求变之路,而重新审视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不仅仅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进程,也已成为行业企业发展的唯一途径。

       2010年,中捷参股杜克普是中捷继与百福、胜家后的第三次国际合作。她将通过以资产为纽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行业资源优化,使企业走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是我国缝制设备行业调整重组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通过与上工联手,以联合舰队的形势共同推进跨国经营,能将双方的管理优势和生产优势发挥地更加理想。组建中国国际缝制设备产业园,成为行业内第一家国家级的产业园区的企业,推动产业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打造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也已初见成效。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