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最大价值 带动一个行业的成长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谈中国服装品牌发展
“用规模经济的方式和思维来做快时尚,肯定不行。服装品牌企业家们一定要冷静思维,明确自身定位。快时尚,不容易学。”
——杜钰洲
2012年,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20周岁。同时,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也走过了8年的历程。弹指一挥间,中国服装品牌在这一“会”一“奖”的带动下,逐渐成熟。作为中国服装品牌成长的“见证者”,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就中国服装品牌发展及其相关问题发表了看法。
“CHIC20年也是中国服装品牌变化的20年,中国服装品牌已经从卖产品的‘初级阶段’进入到卖文化的相对‘高级阶段’。”
20年的时间,CHIC用她的繁荣兴盛向世人宣告了中国服装品牌的崛起。上个世纪90年代初,CHIC犹如初生婴儿呱呱坠地,那个时候由于国内对品牌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初创时期CHIC更多的功能主要在于推销企业的产品。但是随着中国服装产业日益成熟,CHIC已经成为展示服装品牌的重要平台,一个个品牌从CHIC的舞台上脱颖而出。
杜钰洲认为,CHIC折射出国内服装品牌这样一种变化,即中国消费者已经进入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消费需要品牌,因为品牌是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映,是品质、品位和文化的象征,可以引导人们的消费取向。由于现在社会是崇尚多元文化的,所以服装品牌的发展同时也要适应文化多元化的需求。”
不过,随着国内服装产业逐渐成熟,更多企业的发展目标已从单纯追求数量和规模,主动转向打造品牌。“这种转变是发展品牌的思想基础。创建品牌是服装产业提升的重要标志。”杜钰洲说道。
如今,用“朝气蓬勃”来形容中国一大批服装企业的发展一点也不言过其实。这批企业与国内服装大品牌构成了服装行业发展的雄厚基础,同时也构建了当前品牌的价值体系。她们的同步发展正带动着国内服装行业由大变强。
“中国消费需要品牌,服装发展离不开市场需求;企业发展切忌盲目扩张,关键要做对做强做大。”
在杜钰洲看来,需求是服装发展的第一要素。“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消费者对于服装有着相当的需求,包括外国品牌大量涌入中国,都反映出国内对于品牌的需求状况。不过,现在的消费者非常挑剔,这增加了企业打造品牌的难度。人们消费情趣、文化观念的变化都影响他们对品牌价值的需求。企业一旦把握不住消费者真正的需求,一成不变,就可能被淘汰。从这个层面来讲,品牌价值越高,品牌的风险也就越大。”
随着国际快时尚品牌的进入,国内有的服装企业也开始效仿。但是这些企业忽略了这样的事实,国外品牌的“快时尚”,其“快”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这些品牌的快速反应具有不可替代性。那么,反观国内一些服装品牌,“他们用规模经济的方式和思维来学做快时尚肯定不行。服装品牌企业家们一定要冷静思维,明确自身定位。快时尚,不容易学。”
另外,在发展中,企业不能盲目求大,追求规模的扩张。“现在有一些服装企业急着上市,其实企业如果不缺钱可以不用上市,关键在于要把能做的事情做对做强做大。”杜钰洲提醒道。
“‘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是市场机制产生品牌的一个典型代表;‘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见证了国内服装品牌的发展。”
迄今为止,“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已经步入第8个年头。综合前7届,一共有112个品牌企业入围提名奖,最终有44个品牌获得各项大奖。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