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
2011年在国内外市场趋稳、需求减缓的大环境下,我国缝制机械行业以“十二五”规划的引导和实施为主要任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着力调整产品结构,企业在机电一体化新产品开发、质量提升、品牌建设、资源整合、资本运作、国际合作、节能环保等方面成绩显著。
总的来看,行业整体上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产品出口增长强劲,全年行业经济运行质量整体较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高效节能机电一体化缝制设备需求量大幅上升,缝制机械行业产品结构调整进程加快,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走向深入。
图表1 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缝制机械生产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从宏观上看,行业产销数据全年持续增长,但同比增幅逐月趋缓。据协会测算,2011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共完成工业生产总值约643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缝纫机类产品583亿元,同比增长16.6%,增幅较上年回落72个百分点;非缝纫类缝制设备产品约60亿元,同比增长20.0%,增幅较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图表1),2011年我国226家规模以上缝制机械生产企业产销量值持续高速增长,全年累计完成工业生产总值334.45亿元,同比增长17.88%;工业销售产值324亿元,增长16.48%;销售收入326亿元,增长19.75%,行业资产总计286亿元,增长10.43%;全部从业人员平均数6.1万人,增长5.18%。行业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显著增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产量增幅明显回落
据估算,行业全年生产缝纫机1706万台,同比增长6.87%,增幅较上年回落30个百分点。其中:家用缝纫机738万台(普通家用机202万台,多功能家用机536万台),增长2.9%;工业缝纫机968万台,增长10.69 %(含电脑刺绣机5万台,增长11.1%)。同时,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行业105家整机企业累计生产缝制机械768万台,同比增长16.31%(图表2)。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自2011年三季度开始,产量逐月震荡回落,至4季度末,出现明显下行趋势。
图表2 协会统计105家整机企业缝制机械产品月度产量情况(单位:台,%)(数据来源: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
中西部产区增速加快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图表3),2011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226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省、上海市、陕西省、广东省、江苏省、天津市、河北省、江西省、山东省、湖南省等地区。其中,浙江规模以上企业数为122家,上海为20家,陕西为3家,江苏为18家,广东为20家,天津为10家。各产区所占比重见图表13。
其中浙江、陕西、江苏等主要产区工业总产值增速均比较高,占全国产值的比重不断提升,而上海、广东等产区相较而言产值增速较缓,占全国产值的比重也相应有所下滑。在226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集中分布的各省市,除天津市累计工业总产值呈17.1%的降幅外,其余各省市工业总产值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其中江西、河北、陕西等中西部地区增速均在30%以上。
图表3 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缝制机械生产企业累计工业总产值地区占比情况。(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