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经济尚未明朗 鞋业发展仍需坚定信心
“我们相信,广袤的亚洲大地一定能为各国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面对变革的世界,亚洲人民完全有能力把握机遇、携手前行,实现亚洲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共建人类美好未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2012年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
近一时期以来,世界经济显露恢复的迹象,一些国家出现好的增长兆头,但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在持续,实现世界经济全面复苏仍然是一个长期艰难曲折的过程。作为受经济危机影响比较大的中国鞋业经济也相应的出现了向好的态势,但未来趋势尚不明显。
据了解,目前中国还没有取得欧盟认可的“市场经济地位”,未来“中国制造”的外部贸易环境仍然充满险情。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奥康鞋业董事长王振滔告诫鞋业同行,反倾销税的取消对中国出口企业是一种“减负”,但不应该盲目乐观,要着眼于中国鞋业的未来。要自立自强,提高产品研发和品牌附加值,开辟多元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金融风暴来的时候,珠三角地区有很多企业倒闭,未来也还会有很多企业倒闭,但是那些有竞争力的、不倒闭的企业把倒闭企业的订单集中起来,生意反而更好。所以目前中国的制鞋业应该研究一下微笑曲线,它告诉我们要搞好自己的竞争力,包括上游的研发、设计以及下游的产品推广能力、渠道控制能力等,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与周边的企业互相合作,甚至调配全球的资源。
此外,我国的内销市场非常大,也给了代工企业一个很好的出口。在海外订单萎缩的情况下,转向内销市场是一个大趋势,包括利丰集团也开始转向内地市场。不过目前的状况是,代工企业转做内销遇到困难很多,大部分企业还处于交学费阶段。但姜汝祥认为,这是企业转型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代工企业自建网络做内销市场的成功率确实很低,但是可以采取与国内企业合作的方式,逐步打开内销市场。
因此,在全球经济环境持续低迷、制鞋行业危机重现、鞋业市场份额急剧萎缩、订单持续缩减、成本不断攀升等危机困扰整个行业之际,整个行业唯有不断的总结经验,并不断的探索破冰突围、提振信心、打破“外患内忧”的新出路。
在世界调整与变革的大势下,亚洲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中国鞋业一定要坚定信心与中国经济并驾齐驱,才能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特色的“突围”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