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制行业运行呈现七大特点
走势前高后低
2011年上半年行业市场延续了2010年“供不应求”的高速增长,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较快满足,行业供需关系渐趋平衡。然而下半年,尤其是三季度末以后,爆发性需求增长逐渐告一段落,国内外市场需求渐显疲软,行业供求发生较大转变。
下半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产销值同比虽仍处于增长趋势,但其增幅比之上半年明显减缓(图表1),226家规模以上缝机生产企业的月产值平均增速较之上年下降至少10个百分点以上,且产量月同比增长明显快于销量同比增长,行业产销率逐月下滑(图表2),市场显现“供大于求”局势,企业库存大幅增长。另据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2月份行业105家整机企业累计存货达81万台,同比增长13.65%。
回顾2011年出口情况,行业月出口额增速也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趋势,出口额平均增幅由上半年的30%左右,下滑至下半年的不到10%。
从企业效益上看,除2月份由于春节因素出现利润下滑外,1、3、4月利润同比增幅均在50%以上。但自5月份后行业利润总额持续偏低位运行,至9月份开始同比下滑,10月份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利润总额更是降至0.38亿元的低值,同比下降74.06%。
图表1 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缝制机械生产企业月度产销值及同比情况
图表2 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缝制机械生产企业月度产销率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市场内冷外热
连续红火一年多的国内销售,将金融危机期间积累下的市场需求消化殆尽,同时随着国际服装市场补库行为的结束,这一波不同以往的热销终于告一段落。而自3月份起,内销市场的低迷直接导致行业销售下滑,国内主要经销商二季度订单量同比平均下滑幅度达40%以上,至三季度行业产销率一度下滑至92.6%,年末行业市场甚至呈现出产大于销的滞销现状。
随着内销市场的疲软,曾于2010年受限于行业产能恢复缓慢而备受冷落的海外市场,迅速替代内销成为推动行业增长的主力因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26家规模以上缝制机械生产企业出口额占销售比重从年初的37%,增长到年末的39%,比重增长2个百分点。另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出口全年保持高位运行,12个月累计出口创汇20.05亿美元,增长24.21%,达到历史最高点。而且,缝制机械产品出口总体呈现价格增长趋势,除刺绣机外,其余产品出口均价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图表3)。其中自动包缝机出口均价增长最快,增幅达70.49%。
图表3 2011年我国缝制机械各分类产品出口均价情况
(单位:美元/台、美元/公斤、%)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