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衣拿:因为专一,所以专业

           创建于1985年的新加坡双星集团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集科研、生产、国际贸易于一体的跨国经营现代化企业集团。2004年为了开拓中国市场,集团与中国飞跃合资共同成立了台州飞跃双星成衣机械有限公司,以专业生产智能化吊挂系统为目标进军中国市场。

           目前,双星集团旗下的“衣拿”牌智能化吊挂系统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吊挂系统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达50%以上,并已形成了从产品研发到零件生产、整机制造、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的一整套完备体系。除智能化吊挂系统之外,双星生产的智能箱运系统、电脑仓储系统、电动或手动吊挂传输系统、数据追踪和计时系统完善了服装工厂从原材料、裁剪、整烫、成品的传递直到成品仓储等多个环节的成套自动传输流水线。

           元月6日,在台州双星公司,新加坡双星集团董事长、衣拿吊挂系统(中国运营中心)总经理翁端文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三方联动

           双星集团除了建立在新加坡的总部之外,分别在加拿大和中国拥有两大研发生产基地,三方虽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合力出产智能化吊挂系统。其中,中国公司现拥有员工近三百人。

           翁端文详细地介绍了三方的职责,中国公司主要负责包括支架、铝合金、工程塑料等硬件的生产及中国国内市场的营销;新加坡公司负责中国以外的全球市场;加拿大公司生产软件和电子件。在国内生产的硬件和在加拿大生产的软件、电子件均发货至新加坡,进行拼组装后将整套系统发往全世界。而在中国国内销售的系统,其电子件和软件也是在加拿大完成生产后,再进口中国进行最后的装配。

           双星集团目前把系统本身的研发工作保留在加拿大,中国公司除了完成硬件的生产,还承担相应的软件数据对接和工业工程管理软件的配合工作。

           产品变化

           从2004年至今,“衣拿”智能化吊挂系统经历了产品上几个阶段的变化和改进。据介绍,起初在中国生产和推行的是C型系统,这个系统是根据美国70年代的设计,整个运动版本较老,占地面积大,一条流水线的宽度达4.6米,且大部分支架等原材料是铁制的。

           2005年“衣拿”设计了一套新的系统,由原来的C型变为A型,但因中国很多工厂都是多层楼房,在承重上有一定要求,所以系统改进较多但重量仍然太大。

           2006年“衣拿”重新改进采用E型设计,支架等硬件材料从铁制改为铝制,大大减轻了系统的重量。E型系统大受欢迎,但改进后3.5米的宽度还是不符合中国多层工业楼的用途。

           2008年“衣拿”不仅将系统的宽度缩小至3米,长度也相应调整至1.6米,同时大大提升软件,开发多语言版本和ERP数据对接。

           产量方面,从2004年年产只有200站后节节攀升,2006年1000站,2008年近5000站,2012年15000站,直到2011年超越22000站。翁端文预估,2012年“衣拿”的产量将达35000站。其中销量最大的标准型智能吊挂系统占50%,其次是豪华型智能吊挂系统占35%,特种设计的智能吊挂系统占15%。

[1] [2] 
  • 相关阅读
    1. 阿里“犀牛智造”揭幕登场,翁端文董事长受邀参加发布会
      青岛缝制设备展圆满落幕,衣拿智能闪耀亮相。
      椒江这家企业,全国行业五十强之首!
      陕西西乡园区领导参观考察衣拿智能
      衣拿智能,赢领至尚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