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服装企业高库存之累

     “你相信他们说的是事实?真是晕倒!好好看看我们2011年年报和2012年一季度报吧!”美邦服饰董事长周成建大为光火,从去年年底开始,他就因美特斯邦威身陷高库存危机的猜测,而受到各方质疑。尽管近期业绩快报显示,美邦服饰的存货周转率正逐季改善,舆论仍然围绕其库存话题不依不饶。正在巴黎考察的周成建听闻“库存”两字当即挂了电话,短信发来文前这句话。 

      库存问题凸显

      库存压力是服装行业的普遍问题,事实上,国内多个休闲服饰品牌都在2011年陷入库存困境。据凡客诚品递交的上市文件显示,凡客预计从去年7月至今年6月将亏损10亿元人民币,并有高达14.45亿元的库存。同期谋求上市的海澜之家,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其存货总额为38.71亿元,占资产总额比高达56.94%。除此之外,森马、七匹狼、九牧王等企业,截至2011年三季度的公司存货余额较年初增幅分别为37.36%、78.43%、52.69%。

      不难理解周成建的郁闷。面临高库存这个普遍问题,美邦也不例外。2010年一季度,美邦的存货仅有7亿元;到2011年一季度,美邦的季末存货就达到了31.6亿元,上升幅度超过300%。

      根据中金报告,美邦2012年春夏新款库存约为2.5亿元,2011年秋冬款库存为7亿元,2011年春夏款库存为8至9亿元,2010年秋冬款库存为5至6亿元,其余为更早款。根据业界常规,2012年春夏新款以及2011年秋冬款为正常运营库存,但其余的超过15亿元的货物皆为过季商品,也就是说,这些滞留的库存每天都在贬值。

      尽管美邦方面没有人出面回应,但是存货滞留仓库的情况真实发生了。

      博弈产销平衡

      有多年经验的女装生产商张翼,今年春节期间接到一朋友从广东打来的电话,称其厂里有6000多件男式服装,能否帮忙处理。朋友说,尽管接这批单时收取了30%的定金,然而去年10月加工完后,销售商迟迟未来提货。“一旦过了冬装销售期,这些服装只能积压在仓库成为存货”,朋友说,“这张订单来自美邦。”

      “供应商通常只有被催赶工期的份,很少有销售商砸了定金,最后还放几十万元货在这里。”张翼觉得奇怪,在他多年的从业经历中,不常出现这样的事情。鉴于衣服并没有质量差错,张翼判断原因在于销售商自身,可能是资金出现问题,也可能是销售出现问题。“提货时要付清剩下的货款,还有销售成本等诸多费用,如果他都知道卖不出去,就干脆不要了。”

      美邦服饰曾对自己库存的问题作过解释,认为有三个原因导致其库存积压:一是销售规模扩大,款式设计丰富;二是2010年入冬较晚,冬装销售周期延后;三是为应对年初用工荒给供应链带来的冲击,而安排了2011年货品入库。

      “产销平衡是很微妙的瞬间,生产计划,设计品类,店铺面积甚至店员的销售话术都会产生影响。对于生产多少量才能正好满足店面的销售状况,大多数生产商是盲目的,做到精准很难。”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说。

      扩张模式下的繁荣

      此次服装行业中蔓延的库存梦魇,美邦受到的关注度远超同类品牌,不仅由于其上市公司的背景,更在于这个出身于温州街头的服装企业一次又一次“不走寻常路”。

      服装行业流行的轻资产模式即是美邦首创——将与生产相关的重资产业务外包给各类加工企业,同时加工完的服装交给各地的经营渠道销售,公司则集中精力于原料采购、产品设计和品牌企划。创业初期,周成建受资金限制,“万般无奈”先后与广东、江苏及浙江各地的数十家服装加工厂建立供应商合作关系。17年后,这3个地方逐渐成为美邦的生产基地。而出于物流便捷的角度考虑,美邦仓库全国分开,采取分散型存放货品。

      在服装行业跑马圈地的阶段,渠道扩张速度决定了企业的收入增长,周成建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采取了加盟为主,直营为辅的运作模式,加盟店要使用美特斯邦威公司的商标、商号、服务方式等,并向公司交纳50万元—300万元不等的特许费(订货折扣率相应不同),最终销售收入的25%归加盟商。以这种模式来实现销售渠道的扩张,效果立竿见影,美邦专卖店初期每年以新增50家的速度发展。至2008年上市之前,它在全国拥有直营店和加盟店共计2211家,其中加盟店1927家,占87%,直营店284家。

      根据美邦服饰上市时的发展目标,其计划在人口100万及以上的城市采取购买和租赁的方式新建店铺68家,其中直营店31家、加盟店37家。然而上市后短短8个月内,美邦已将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的39处商业地产收入囊中,超过目标一半以上。

      与开店速度相对应的,美邦供应商压货的力度闻名业内。上市后多数加盟商与美邦签订的三年经营合同中,有一条每年25%业绩增长的硬性规定。并且美邦方面声明,加盟商如不签,就取消特许经营权。“每个季度都有订货指标,远远超出门店所能消化的程度。如果少订点,就会被告知要移交代理权。”前美邦加盟商丁先生说。

      由于服装订货存在时间提前量,货品一旦生产结束即被运往各家门店,如此高流转下,包括美邦在内的多家服饰企在2008—2009年,库存状况空前喜人。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国内纺织业“重回”中西部?为什么从劳动力低廉的东南亚回来了?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