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管理的命运选择
人才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核心,人力资源开发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变传统的人事管理为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人力资源部自然成为这一转变的焦点。
工作对象——管人还是管事
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是从人事部发展过来的。而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是改变人的工作状态,要实现这一转变必须改变工作对象,实现由“事”到“人”的转变。管“人”?你可能会说:让我管吗?那他的上级干什么?我能管到哪一级?问题就出在这里。
要建立正确的思路,首先必须改变一个基本观念,这里所说的管与被管的关系并不等于从属关系。连长指挥排长,排长必须听从连长指挥,连长管排长,这是从属关系;司机应该听警察的指挥,警察管司机,这样的管就不属于从属关系,因为管的只是让你先行还是后行,靠左行还是靠右行,不管你去什么目的地、去干什么。人力资源部管人就相当于警察管司机,管的是人特定的行为。
工作空间——开放还是封闭
人力资源部有一个心愿,就是能像财务部那样,离开大开间办公区,也有不少人力资源部已经这样,他们自己的工作更加封闭。客观上也有这样的需要,比如保密工资的计算、员工档案等等,久而久之,人力资源部会把办公室门外的人当成外人,与人才市场上的人没什么区别。这种情景不算太多,问题也不算严重,没有必要非让他们搬家不可。
值得关注的是另一幅景象:在很多员工的印象中,人力资源部的人是“稀客”,很少在自己的工作区内见到他们。对于一些强势管理的公司,人力资源部被赋予更多责任,在员工的心目中,他们不来更好,不是因为查看工作纪律,就是通知谁去办理离职手续,总归是不祥的征兆。
工作过程——独立还是协作
人力资源部的人员,不管他们出身于科班,还是拥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或是被企业送出去培训,有很多人已基本掌握了一些技术。如,职位说明书及其职位管理方法,招聘面试技术和招聘管理方法。这些技术必须要为经理人所掌握,与他的管理策略和经验相融合,并运用到管理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才能得到发挥。
很遗憾,在许多企业这样的技术传播效果很差。最糟糕的是人力资源部的人员没有号召力或培训能力,而只能替经理人写职位说明书。
工作成果——私有还是共有
人力资源部似乎是企业中的弱势群体。但有实力的人力资源部的员工绝不这样认为,他们不甘心这样的地位,再加上人力资源管理的远期价值和公司现实需求的诱惑,他们要争这口气,于是产生了动力。
在这种心态背景下,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是很积极的,他们会竭尽全力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他们做的是人力资源部自己的事,工作成果也自然是属于人力资源部,他们自己会这样认为,别人可能更加这样认为。
其根本原因是,人力资源部精心打造的管理工具别人不会用、或者是不好用,更根本的原因是经理们不愿意用。从理论上说,人力资源管理没有标准工具,也没有通用工具,每个企业都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设计,并根据发展来优化。这个过程必须是全体经理人的共同努力,因为必然会有不完善不到位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制造者自我包容,也只有在使用中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