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HR:你不应该只是业务伙伴

            一谈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定位问题,最常听到的答案是:我们要成为业务伙伴(Tobethebusinesspartner)。很多同行甚至把这样的定位视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最高境界。事实上,这样的定位只能把HR置于一个从属的地位:试想如果你是一个业务伙伴,这意味着业务的成败于你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你只是一个伙伴而已,而不是最大的责任人。什么时候见过销售部门的负责人说他们要成为业务伙伴?

            正确的定位应该是:我们要成为业务的一部分(To be part of theb usiness)。事实也如此,HR即是业务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所有的业务都是要靠人去完成的,准确地说是要靠人才去完成的。举个例子:一流的战略如果由三流的人才去执行,结果只能是三流。而三流的战略如果由一流的人才去执行,结果一定是一流的,原因是一流的人才会将三流的战略调整为一流战略。

            当人才成为真正的“资本”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经历了好几个阶段,从最早的“人事部”到后来的“人力资源部”,现在也有很多公司称之为“人力资本部”;从做事务工作的部门到管理资源的部门,再到现在管理资本的部门,这体现了人在企业中的作用,以及企业对人的认识的变化。

            当人力资源管理进入到人力资本阶段时,企业的管理者终于意识到人才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本,是可以带来增值回报的,因而是可以加大投入的。这个阶段就如彼得·杜拉克所说:企业管理,最终就是人力资源的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管理的代名词。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与企业竞争的发展也是一致的,企业竞争的早期阶段都是在产品层面的竞争,产品竞争的定位最后就是“价廉物美”,在此阶段,员工只是生产线上的一环,如同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员工的纪律与准时等是最为重要的,那时员工的效率是第一位的。

            产品竞争的最后阶段是打价格战,于是乎,很多公司纷纷转行去做服务,比如IBM,迄今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与咨询公司。在做服务的阶段,产品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顾客的满意度,甚至价格成了区分服务水平的一个标签,为了一种独特的体验,人们愿意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体验经济由此而产生。在这个阶段,企业往往追求“用户至上”,但我们都知道,没有满意的员工,是不会带来满意的客户的。与第一阶段不同,到了第二阶段,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要得到发挥,因为他们面对的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机器,而是复杂的人,人的需求要得到满足,有时还要挖掘人的需求。企业的服务到了一定阶段都会和某种精神或文化关联在一起,如苹果带给客户的不仅是产品和服务,更是文化与精神,谷歌(微博)也如此。人才的重要性已不再是资源层面了,而是真正的资本。

            用价值获取地位

            所谓思路决定出路,一个真正优秀的HR从来都不是只想到自己专业上的事情。以招聘为例,优秀的HR不应该只看到每年的招聘人数,也不应该是诸如人均招聘成本、花了多少钱办了多少事之类的指标,当然,平均到岗时间(即招聘速度)也不应该是衡量标准,这些都是效率方面的标准,真正对于业务来说,重要的指标是你招了多少真正优秀的人?真正合适的人?所有这些新招聘进来的人在一年以后的绩效评估中优秀的比例有多少?这些新人在一年内又有多少离开了公司?这些有关效果的指标才是业务所真正需要的。

[1] [2] 
  • 相关阅读
    1. HR管理,与企业匹配上行
      如何发挥HR管理的价值?
      高效团队应具备的特征
      业绩才是免死金牌
      完善企业规章制度 慎防自吃哑巴亏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