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鞋业订单趋向“短、小、散”特点
第111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5月5日落幕,温州交易团累计意向成交3.2亿美元,同比上届增长2.1%,订单趋向“短、小、散”。
本次广交会共三期,温州参展企业572家,展位总数1365个。参展产品主要有鞋革、服装、电子及家用电器、礼品及赠品、钟表眼镜等。统计数据显示,第一期意向成交1.3亿美元,同比下降 15.5% ;第二期意向成交3137万美元,同比增长7%;第三期意向成交 1.5亿美元,同比增长21.8%。
从温州交易团获悉,欧美特别是欧洲采购商有所减少,新兴国家客户明显增加,大单、长单较少,小单、短单较多;机电等高单价产品洽谈、成交不活跃,低单价商品保持稳定增长。“没看见大单,只有小单。”巨一集团外贸经理邓云寿表达了大多数企业的想法。
参展商们向记者感叹眼下的窘境:持续的成本增长、变幻的人民币汇率、欧美市场外需疲软。温州外贸工业品有限公司外贸经理余丽娜告诉记者,人工成本上涨厉害,客户频频压价让他们压力很大。龙湾一家服装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人工成本的上涨,不少欧美的低端大单已转移到孟加拉、泰国、越南以及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
对此,市商务局副局长应希克分析称,欧洲一些国家经济仍然处于衰退期,国民购买能力下降,而新兴国家主要集中采购中低档产品。此外,对经济预期的不确定性导致采购商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态度。
不过,记者也欣喜地发现,也有一些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并最终收获不错的成绩。通用锁具在产品上添加了闪光装置后深受客商青睐;洁瓴实业通过推出新款设计取得了20%以上的业绩增长。鸿一箱包刚研发成功的新型纯PC材质箱包,较传统箱包轻,一推出就引起关注,开发了不少潜在新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