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小微鞋企通过拓内销等方式实现转型

         融资困难、招工难、订单减少……这是当前困扰不少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难题。近期,惠州海关联合外经贸部门对辖区内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专题调研。在走访的14家企业中,有2/3的企业称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举步维艰,利润空间较小,另有3家企业处于“生产不饱和”或“半停产”状态。

        面对越来越艰难的发展环境,一些中小微企业认识到转型升级是必须要经历的阵痛,并尝到了转型的甜头,利润实现持续增长;也有中小微企业在市场环境中备感困难。

        市场环境企业遭遇融资难和人力短缺等难题

        惠州海关等部门的调研结果显示,和国内其他地方类似,目前惠州中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资金困难、人力资源短缺、市场订单减少、利润空间压缩、受人民币升值影响较大等。由于中小微企业投资额小,资金周转容易出现困难,资金压力成为不少中小微企业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尽管中小微企业极度渴求获得资金方面的资助,但一些金融机构对这类企业的支持力度并不大,这类企业较难获得银行方面的贷款。今年第一季度,惠州全市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会提供的材料显示,3月末,全市中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573.3亿元,比年初仅增长2.4%,低于贷款增速1个百分点。

        调研显示,由于部分大企业借助强势地位,故意拖欠中小微企业的货款,导致一些中小微企业难以为继,成为“三角债”中最容易受伤的群体。

        在制鞋重镇惠东县,有鞋企老板向记者诉称,由于难以贷到款,企业资金流转十分困难,如果通过高利息的民间借贷来维持生产,在原材料价格高涨的情况下,几乎无利润可言。

        招工难也困扰着不少中小微企业。由于中小微企业普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存在差距,成为“招工难”和工人流失的重灾区。惠城区某鞋厂HR王先生称,该鞋厂从开年至今,普工一直招不满,公司有订单却没足够的工人干活。

        有的企业有订单却招不到人,有的企业则出现订单大幅减少的情况。根据调研,大多中小微企业属于贴牌加工型企业,技术较为落后,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多数企业从原来的订单做不完到如今订单大幅减少,甚至有的企业因没有足够的订单而面临停产。

        此外,受人民币升值影响,中小微企业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加上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加工成本增加,企业生存压力巨大。

[1] [2] 
  • 相关阅读
    1. 2020年中国家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内销逐步恢复
      “转”起来!线上搭台推进出口转内销
      直击企业转型痛点,国务院放大招支持出口转内销
      国务院办公厅: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
      商务部:支持出口转内销 4月出口企业内销额增长17%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