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放弃是企业战略的智慧选择

        清华大学魏杰教授在其《企业战略选择》一书中指出:“中国企业战略选择必须正确,选择不好也是全盘皆输。战略选择问题是企业的重要问题,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正常的战略选择,企业就会很糟糕”。战略选择与战术决策不同,它需要一种持久的战略智慧支撑。而战略放弃同战略选择一样,正是这种战略智慧的关键所在。没有战略放弃也就没有战略选择。资源短缺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现实。资源稀缺与人类欲望无止境的二元矛盾,产生了机会、选择和放弃。而选择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放弃的过程。

      不能“放弃”的情节

      做大的“五百强”情结。如今,做大做强是企业界的口头语。不少场合和媒体,我们经常看到不少企业家们饱含着对企业无限热爱和振兴民族经济的情怀,深情并茂地发誓:我们企业要在3~5年或5 ~10年进入世界500强,或者成为全国第一、亚洲第一或世界第一等等。我们丝毫不怀疑这些企业家们的赤胆忠心,我们对他们充满着尊重和敬佩;我们也不认为进入“五百强”或成为“第一”有什么不好,相反我们认为中国经济规模总量与中国企业进入“五百强"的数量不成比例,我也忧心如焚。我们唯一疑惑和担心的是这种"做大”的情结会遮挡企业家犀利的眼睛,会干扰企业家脆弱的理性,会煽动企业家忘乎所以的激情。在这种“做大”情结下面,一种盲目的战略选择暗流在悄然涌动。而所谓的“低成本扩张”、“多元化经营”丶“品牌延伸”等理论则成为企业家们进行战略决策的法宝和“圣经!”我们不禁要问:“500强”和“第一”是一种荣誉称号么?“大就是好,就是成功么?“500强”和“第一”的背后是什么呢?是

      “第一桶金”成功的情节

      改革开放的政策给无数具备企业家潜质的业界精英提供了英雄用武之地,凭着超人的悟性,过人的胆识以及非凡的智商、情商、财商,第一代中国企业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企业的神话和传说,延伸着一个又一个创业的奇迹和故事。在成功掘取“第一桶金”之后,有些企业家便自信地飘飘然起来他们过分自信自己的感觉、能力和判断,而忽视了今非昔比、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他们过分地依赖自己成功经验的总结与继承,过分地迷恋自己成功的往事和历史。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在企业中蔓延开来:外国企业能干的我们也能干,而且比他们做得更好;别人能做的我们照样能做,而且比他们更成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非理性的意念和心理定势正在支配着企业中的每一个人。

      “赢家通吃”的情结。

      企业取得成功之后,在“一招鲜吃遍天”的洋洋得意之中,便开始了无节制的甚至无意识的购并与扩张,妄图通过复制微小的胜利来换取更大的成功。于是,至今仍在演绎价格大战、广告大战、终端大战等,血淋淋的残酷竞争现实让人们更加相信“商场即战场”的“真理”,一些百年垮国公司在中国企业面前也心惊胆颤、自愧弗如。我们不禁要问,赢家通吃的胃动力在哪里?“一招鲜”真的能“吃遍天”么?

      不能“放弃”的情结其实还很多,比如地缘情结、家族情结和政治情结等。所有这些情结,,都属于感性而非理性,而这些情感之类的东西却打着领导艺术的幌子堂而皇之地在战略决策的过程中左右着企业家的判断与选择。

      “放弃”是一种战略智慧

      放弃是企业理性的价值判断。如果说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创业时更多的是靠政策的宽松和优惠,靠个人胆识和市场直觉,靠“敢拼就能赢”的勇气。那么,在市场环境愈加复杂、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和二次创业的成功,企业必须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企业家也必须完成由艺术领导到科学领导、由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转变。企业的任做行何战略决策和选择必须建立在企业基本的价值判断上。具体地讲,企业资源是统一于市场还是统一于技术,是做行业领导者还是做行业的追随者,是大众化还是差异化,是成本领先是技术领先,是区域深入还是全面推进等,都是企业在科学分析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情况下必须做出的基本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是企业进战略决策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企业必须学会放弃,“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应该按照决策的原则与程序,选择那些符合企业基本价值取向的方案,而果断地放弃那些尽管充满诱惑但却背离企业价值取向的“禁果”。

      放弃是企业聚焦能力的策略。有限的资源决定了有限的企业能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企业和人一样,并不是无所不能。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要素以及企业的产品力、营销力、品牌力、信息力、知识力等能力要素也必定有长有短。因此,企业的选择也应该做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凡是违背的都应该毅然决然地放弃。哪怕是GE这样实力雄厚的超级跨国公司,也并不是遍地开花的,它只是把有限的资源充分配置,于它的“数一数二”的行业之中。事实证明,那种脚踏两只船、“鱼和熊掌可兼得”的理念和做法,势必稀释企业资源,分散企业精力、导致企业在漫长的战线上游动作战元气大伤,而最终被无情的市场淘汰出局。

[1] [2] 
  • 相关阅读
    1. 首次揭秘服装行业趋势与规律!企业战略如何做?
      企业战略规划的三大要点
      企业战略规划二十一步法
      中小企业如何预防危机
      疲软时代下中小企业的营销突围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