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聚焦2012 从M型消费透视中国服装产业

      2012年,被“唱衰”的世界经济中,零售业首当其冲,受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各项成本上涨、库存压力增加因素交织影响,2012年服装零售不容乐观,各大品牌纷纷放缓了开店速度、调低了业绩增长的预期。

      2011年下半年悄然蔓延一股本土品牌库存危机,暴露了本土企业在供应链管理和零售体系管理中的不足。几年前,本土品牌纷纷学习国际品牌ZARA的快速供应链系统,虽然2011年库存问题困扰着众多服企,但仍然不乏优秀企业在供应链和库存管理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本土品牌出现了学习榜样。

      在不久前举办的“2012中国服装品牌论坛”暨“成就中国服装500强业界年会”上,记者接触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服装经销商、代理商以及诸多国内知名服装品牌的代表。在这些从事服装行业许多年的职业人士身上,可以感觉到一种危机感,压力、困惑和艰难,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消费市场的低迷让他们在新的历史阶段比以往更加显得迷茫和不知所措。

      但是同时,我们也在其中一些优秀服装企业代表中逐步梳理出了他们在这样严峻的环境中,是如何创新经营,如何进行资本运作,如何在严峻的环境中打造自己的竞争力的,而这也正是很多服装人正在苦苦追寻的答案。

      森马服饰副总裁郑宏伟:

      中国服装行业仍有明确的增长潜力

      森马2007年进入资本运营倒计时,2011年3月成功在深圳中小板上市,从上市那一刻起就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服装板块排名前列的公司。财报显示,从2008年到2010年,我们净利润收入和净利润的附和增长率每年超过35%,零售达到130亿元,公司利润超过12亿美元。

      不过,森马超过40%到50%的增长阶段已经结束,不仅是森马,其他服装同仁都一样,我们告别了发展期进入了竞争期,或者说我们进入了一个M型的消费社会。如果我们不能应时而变,我们的地位和市场格局会随时变化。

      就像巴拉巴拉,2002年进入能够快速成为童装行业的第一位,如果是现在那就没有机会了,因为现在的成功条件和要素已经非常复杂,获得成功一定需要各方资源匹配。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市场仍是最大的机会,有巨大的消费潜力。从消费驱动的角度而言,过去30年中国服装的发展以投资和出口来拉动,下一步我们要启动消费来拉动,中国服装的消费非常明确,没有一个行业可以像中国服装行业这样有明确的增长潜力。

      首先,服装上市企业是所有板块中增长较明显和相对稳定的,都取得了至少30%以上的增长。上市以后我们接触到很多国外的品牌,他们都想到中国来,除了奢侈品在中国取得成功外,我想更多的国外的中间品牌也在进入中国市场。这是我们企业界朋友非常重要的一个机会。进入资本市场后,森马有五万多合作伙伴,他们深入到森马的管理运营和决策中来,极大地提升了森马的发展张力。

      其次,我国的消费市场是多层次的,消费能力、消费时尚度、消费金额、渠道等有非常大的差异,这在欧美国家是没有的,他们采用一种管理模式就可以覆盖欧洲每个地区,但是在中国还无法做到,这就是变化带来的商机。

      同时中国消费市场又是一个消费升级和消费快速细分的市场,中国服装消费人群要求更好的产品和优势的性价比,同时注重在不同场合进行不同的着装。甚至基于心情的变化,在同一个场合产生不同的着装需求。这些都是消费升级和快速细分的诱因。对于相对成熟的休闲、女装市场来说仍有很多细分空间。

      此外,以前我们只关注百货和地店渠道,现在购物中心和电商也成为主要渠道,因为购物中心提供了吃喝玩乐所有的功能。在国外,购物是购物,休闲是休闲,中国的休闲和购物是一体化的,对大多中国人来说,购物就是休闲。购物中心的出现满足了大多消费者的品质休闲需求。但同时也产生了消费细分,中高端品牌将受影响,出现以购物中心为核心细分消费人群。

[1] [2] 
  • 相关阅读
    1.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产业转移“内循环”,工信部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美国对中国服装进口减半!服装产业还能翻身吗?
      纺织服装产业链正在“乾坤大挪移”
      扶贫车间响起好声音:美机缝纫机助力服装产业扶贫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