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品牌:如何转战新媒体领域?
这里讲述一个业内小职员的成长故事,而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国内服装品牌是如何摸索着做新媒体。
ZOY,南京大学古典文学系硕士,曾在服装媒体工作过几年,之后一头扎进某国内一线女装品牌企业沉心做事。2010年误打误撞开拓新媒体,两年下来,从原本的门外汉成长为现在新媒体部门的负责人。在众多国内女装品牌中,她负责的这一块走得较快也比较稳,而她的这一路探索的所得对读者来说或许比一些大牌专家更具有现实参考意义。(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不公开她所任职的品牌名)
无心插柳的开始
微博是一个奇怪的存在,通过这个平台,你可以跟你的用户交朋友,而且你可以直接了解到他们对你是否感兴趣,是否有意见,那么地简单明了。
微博是一个平台吗?当它有一定量的粉丝时,它才是一个平台,否则什么都不是。
2010年,因为公司的合作项目,ZOY受邀参加澳大利亚羊毛发展公司(AWI)的一个活动,去澳大利亚考察羊毛生产地。澳大利亚羊毛发展公司要求所有参与的品牌都开通腾讯微博,于是ZOY临危受命忙活起品牌微博。当时腾讯刚开放注册,又是AWI这个活动的支持方,所以在推广方面给予了一些支持。ZOY带着她的单反相机,一路拍摄澳大利亚的美丽风光,将品牌的活动与现场感很强的旅游分享结合在一起,一时间受到网友追捧,庞大的转发量也激增了粉丝数。当活动结束时,这个刚刚起步的品牌微博粉丝数居然达到十万。ZOY对于如此热闹的状态相当兴奋,这是她第一次玩微博,第一次感受到品牌在网络所面对的人群是如此鲜活。良好的互动性让她也让品牌高层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如何在微博推广品牌开始成为ZOY的工作之一。
转战新浪
从0-100个,并不难,朋友捧场,同事支持,就可以了;从100个到1000个,这是个艰难的过程,每天一个粉丝一个粉丝地增长,就像捡稻穗一样;粉丝到1000个,才是微博成为平台的起步…
当时腾讯微博与新浪没有太大区别,后来ZOY发现腾讯微博发展较慢,很多用户仅仅把它当成QQ的衍生品,而且腾讯的用户太年轻太杂,所以,ZOY决定全力转战新浪,腾讯微博依然保留,但只做基本维护。如今该品牌的腾讯微博依然还有13万的粉丝量,但活跃度不高。
2010年底,该品牌开通新浪微博,从零做起。微博内容以品牌为主,品牌的最新资讯、终端门店介绍、新品推荐、粉丝客服等,微博直播、微博上墙、微博活动邀请等,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摸索,就是这样一边学习别的品牌微博的操作手法一边运作,慢慢地该品牌新浪微博的人气逐渐上涨。到2011年6月,这个微博的粉丝数达到两三千。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