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配角
市场不景气时,本以为伺服节能电机会好销一点,结果并没有预料中火爆。
伺服节能电机大概是在2007年前后推出市场的,当时电脑平缝机的市场一片大好,加上这类产品的技术尚不成熟,造价成本又较高,所以一直默默地充当着“配角”。直到2010年,在鲍麦克斯、众邦、方正等企业的大力推广下,伺服节能电机才逐渐被关注。
“目前全中国约有1 000万台以上的离合器电机在服装行业使用”,这是很多厂家之前对伺服节能电机市场前景的预测。以每台伺服节能电机600元计算,即使只替换离合器电机市场保有量的一半,也有30亿元。在看似如此“巨大”的市场诱惑下,许多整机生产企业、离合器电机生产厂家也纷纷涉足伺服节能电机生产。一时间,伺服节能电机品牌遍地开花。
但市场并没有按常规“出牌”,终端用户对这一节能产品的热情并没有想象中高。接受本次专题调研的企业普遍反映,伺服节能电机没有达到销售预期,除了“大环境不景气”影响外,更主要原因是“用户对这一产品还不完全了解”。据鲍麦克斯、众邦透露,它们的产品主要市场在国外,与国内市场销量相比,前者的比例为8:1,后者的比例为7:3。伺服节能电机遭遇“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市场尴尬。
目前,品牌伺服节能电机的市场售价普遍在600元左右,部分产品高达近千元,而离合器电机的价格只有200多元,售价高出3~5倍。据多家代理伺服节能电机的经销商反映,它们的主要销售途径是配套新机售出,单独购买用以替换离合器电机的用户并不多。对于该产品的价格,不少用户认为“再添几百块,都可以买带各种功能的伺服系统了”、“不实惠,一台的价格差不多可以买3个离合器电机”。尽管每家生产企业在推广伺服节能电机时,都打出了“一年便可收回成本”的宣传旗号,但一些对这类产品不是很了解或之前被所谓的“节能”电机“伤害”过的用户还是不敢轻易尝试。此外,这几年服装行情波动较大,很多新入行者都抱着投机的心理而来,并没做长远打算。
加快淘汰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深化工业节能减排,是工业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于2009年6月开始组织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旨在采用财政补贴方式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众邦、方正、沪龙等企业产品也列入了名录。然而,惠民工程不惠民,申请财政补贴手续极其复杂,程序繁多,鲜有购买了该类产品的服装企业去申请。国家对产品生产企业给予补助这一间接补贴措施,也落实不到位。据众邦相关负责人透露,公司提交材料有相当一段时间了,但补贴却久不见踪影。
伺服节能电机目前面临的尴尬处境还不仅如此,仿冒、品牌鱼目混珠、低价竞争等困扰着生产企业。因为过度重复建设,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扬的同时,伺服节能电机的整体价格却在下调。价格偏高、产品利润过低、用户节能意识不强、节能标准欠缺、宣传力度不够等正在制约伺服节能电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虽然伺服节能电机只是缝制机械实现机电一体化进程中的过渡产品,但服装行业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会存在。在国家将低碳经济列为战略决策之机,相关企业应以品质为基础,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