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高税收制度下中国小微鞋企究竟能走多远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波动以及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制鞋行业小微企业的困境也越发凸显。记者近期调查发现,在影响小微企业发展的多种制约因素中,成本上升压力让小微企业最为尴尬:企业一方面要不惜代价保市场保订单,另一方面又要面临利润空间被挤压的生存危机。在夹缝中挣扎的小微企业究竟能走多远?

        成本上升居困难之首

        记者通过对浙江、广东、山东、辽宁、湖南、四川等东中西部六省份113家小微企业生存状况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小微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成本上升,首先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占69.6%;其次是原材料和其他生产成本上升,占50.0%;税负过重,占45.1%,这三座大山是企业沉重的负担。此外,融资难、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也比较突出,分别为38.2%和31.4%。

        结合企业规模来看,人数在151—300人的企业认为,原材料和其他生产成本上升(92.9%)是首要问题,其次是劳动力成本上升(78.6%)和税负过重(64.3%)。人数在150人以下的企业都认为,劳动力成本排在诸多问题的第一位,其次是原材料成本上升和税负过重问题。

        从地区来看,不同地区影响企业经营因素的侧重面有所不同。在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原材料、人民币升值是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而中西部超过半数企业处于负债经营状态,除了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融资是最大难题,其开工率、用工数、利润率等经营数据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记者在四川采访时对此作了进一步印证。四川省小微企业1至5月开工率仅六成,近一半小微企业净利润出现下滑。在影响小微企业经营的各种因素中,认为近6个月员工工资上涨对企业影响加大的企业占到近一半,相对2011年大幅度上涨近四成。

        湖南省中小企业局局长黄东红向记者介绍湖南小微企业生存状况时也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表示,湖南小微企业的主要困难是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包括原材料、用工都大幅度上涨。用工涨幅在20%—30%,有的甚至高达50%,整个原材料也在高位增长。而且企业上游原材料的价格涨幅远远高于产品上涨的幅度。再一个就是融资难、融资贵,税费负担重。

        “我们做了一个调研,现在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超过了全部企业的税费负担水平,大概在6%到8%。而目前企业的利润空间一般在5%左右。这就是说很多中小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黄东红说。

        从本报调查组实地调查和抽样调查结果来看,小微企业的困境基本上大同小异,其中成本上升因素包括人力资源、原材料、运输、税负、融资等是影响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而且极有可能形成持续上升的局面。

        多种因素叠加不容忽视

        劳动力成本高、原材料贵、流通费用高、税负重、融资难且贵等因素是目前小微型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本报调查组在对众多企业主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因素对不同行业造成的困难程度不同,有的是突出某个因素,有的是多种因素叠加,但不管面临困难严重与否,这对一些资金积累不足、品牌附加值不高、抗风险能力弱的小微企业来说都是致命的,而且极有可能成为不可逾越的坎。

       从原材料成本来看,走访的企业中,尤其是机械、建材、纺织、服装服饰、鞋革以及加工定制等行业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

        5月28日,浙江省温州爱俪嘉妮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崇海告诉本报记者,“对我们鞋类企业来说,原材料约占总成本的50%左右。今年原材料上涨了20%,个别资源型材料价格上涨一倍左右,企业哪能承受得了,这无形中挤压了我们的利润空间。”方崇海表示,这又很无奈,原材料受国际国内市场影响而波动大,但这又不是政府和企业所能掌控的。

        对于原材料涨价所带来的压力,广州昊宇服装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杰也感同身受。“国内的棉纱涨价,涨得很厉害,我们的很多订单,80%的订单基本上都取消了。棉纱现在是2万元左右/吨,虽然比前年年底时的价格降下来了,但现在的欧债危机的影响还是蛮大的。”5月28日,张文杰向本报记者坦言了其压力。

        大连开发区新良建筑防水公司总经理王秋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列举了原材料攀升的程度。“近几年材料涨得厉害,比如说我们建材行业,屋面的防水,10年前一平方米才七八块钱,现在能达到30块钱;近几年,油价疯涨,许多含沥青的材料价格就跟着涨价,我们的两大材料之一油酸,价格也涨了两倍。原料价格上涨,使得我们自己生产的产品也被迫涨价。我们生产的椰子油,最早是6000多元一吨,现在是18000元一吨,我们卖的房体液面1994年卖4000多元一吨,今年不得已涨到5000到6000元。”

      原材料价格不稳,不仅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更会影响企业主对市场的判断。

      5月29日,浙江一家阀门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先生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我们面临最大难题是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的上升。原材料涨涨跌跌,让人难以把握。譬如,我们阀门加工需要钛等特材,年初涨价,最近又降低了20%,降幅之所以这么厉害,主要是现在全国经济不景气,对原材料的需求也在下降。原材料占我们总成本的60%—70%,阀门行业利润普遍不高,利润约4%左右。原材料涨价是无法控制的,只能水涨船高。

      原材料波动,对上游企业来说最大的风险是库存缩水,对下游企业而言意味着销售产品利润被挤压,企业面临微利或亏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仅原材料价格波动因素还好说,现在关键是多种成本因素叠加,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服装、制鞋类以及相关服务业等,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其影响更为突出。

      广州三位企业主蔡昌、张文杰、晏志辉集体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我们不仅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税负和工人工资上升也受不了。普通工人月工资在4000元—6000元左右,也不低了。但专工就是技术含量比较过硬的员工更高,一般月工资在6000元—7000元。

      “服装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原材料和工资成本占比大,原材料占55%,工资及其他各类费用占45%,其中仅工资成本占30%,而且工资每年增长20%—25%。另外,原材料也上涨30%—50%左右,多种成本叠加,企业压力大。”5月30日,浙江高氏杰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黎向本报记者诉说了企业面临多种成本叠加的危机。

      方崇海却用“四面楚歌”来形容企业生存的艰难。“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不仅是原材料成本上升,工资占总成本20%左右,用工成本每年以15%—20%幅度上升,此外税负又重,鞋类增值税达4.2%,地税和所得税,合计7%以上,再加上融资成本高,行业竞争激烈,产品销售价格低,几乎是四面楚歌。”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多种成本因素中,各种税费也令企业不堪重负。

      6月2日傍晚时分,温州一位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刚去外面办完事,匆匆赶来接受记者采访。他是位非常乐观的人,谈起企业的生存状况,也直摇头。“现在做企业越来越难,劳动力成本上升20%,去年年薪2.5万元,今年增加到3万元。原材料占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国内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利润越来越低。如果原材料价格下降或价格不高时进货,需要资金,企业周转资金有限,原材料进多了,资金压力太大,另外价格忽涨忽跌,谁敢拿现金去进原材料库存,现在所有企业都在保命,走一步算一步。”

      谈到税负,他更是来气。“你知道我今天在忙什么,带着会计去税务局补交十几万元额外税收。因为今年倒闭了不少企业,地方税务局规定的任务完成不了,让我们这些还在运营尚未倒闭的企业多交点,帮助完成任务。既然税务部门开口了,我们哪敢不交,要不然他们就会来查税,到时还不得乖乖给他们送钱,何必敬酒不吃吃罚酒呢,这样还有一个人情在。”

[1] [2] 
  • 相关阅读
    1. 一家外贸鞋企的转型突围之路
      “匠心智造,全新升级”,中捷电脑罗拉车提高鞋企生产效率!!
      温岭鞋业研发中心落户福建晋江 9家龙头鞋企入驻其中
      “晋江鞋企” 的传奇一生 它是如何毁灭的呢?
      安新彻底关停1519家不合格制鞋企业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