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鞋企品牌强势出击一线服装市场
制造业连续数月徘徊在低谷状态,成人鞋服的库存增量,让企业头疼不已。在六月份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2%,比上月微幅回落0.2个百分点的局势下,部分鞋服企业开始谨慎出招。但作为一支正在成长起来的鞋服劲旅,“泉州系”儿童鞋服产业俨然逆市而起,经过两年酝酿,正加速开辟着儿童产业板块的另一个战场。
服饰品牌争当“孩子王”
童装除了市场潜力极其吸引人之外,还有其高额毛利,据说普遍毛利在60%以上,童装成了鞋服企业利润新增长点。在服装鞋业库存高企的当下,儿童用品常被视为行业最后的蛋糕。继三六一度、安踏、七匹狼等品牌纷纷涉足儿童用品领域后,近日,携旗下木林森休闲鞋品牌影响力,福建石狮市福盛鞋业有限公司也高调介入这一市场。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童装除了市场潜力极其吸引人之外,还有其高额毛利,据说普遍毛利在60%以上,童装成了鞋服企业利润新增长点。
木林森进军童鞋市场
6月2日,木林森儿童首届财富论坛暨2012Q3-Q4新品发布会在晋江举行,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木林森开始正式进军儿童用品市场。据悉,福建石狮市福盛鞋业有限公司系创建于1998年的外商独资企业,以生产“木林森”真皮高档休闲鞋而著称,这次发布会的举行也标志着这个一贯标榜“时尚、休闲”的成人品牌高调进军童鞋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木林森并不是第一个,更不可能是最后一个对儿童市场产生觊觎之心的休闲品牌,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国内童鞋市场排名前三的巴拉巴拉,就出自知名休闲品牌森马旗下;而美特斯邦威、报喜鸟、太平鸟,本土驰名休闲鞋服品牌七匹狼等,也已经在试水各自的童鞋业务。
至于国际运动大牌们,在儿童市场这条路上可谓“走得更早”,采访中记者就发现,“小阿迪”、“小耐克”不仅早已经摆上了泉城儿童用品店的柜台,而且在部分消费者中颇有口碑。
耐克、阿迪达斯、李宁、kappa、安踏……越来越多的知名成人品牌杀入童鞋领域,看似不起眼的童鞋市场,渐渐成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童鞋等童装除了市场潜力极其吸引人之外,还有其高额毛利,据说童装普遍毛利在60%以上,“宝宝服”成了企业全新利润增长点。
16亿双童鞋大市场
调查显示,目前国内童装的消费需求在每年8亿件,童鞋年消费量达16亿双,且这个数字正以每年8%以上的速度递增。当下中国有14岁以下儿童3亿多人,儿童的消费量占家庭年消费量的33%,至2012年,儿童产业规模有望达1万亿,市场潜力巨大。
“一双宝宝的鞋子就要三四百块钱,大人的鞋子也不过如此,可孩子能穿多久,实在是太不值了!”一位正在为宝宝选购凉鞋的家长边看边慨叹。
“贵是贵了点儿,但质量确实不一样。而且有的家长就是冲着耐克这个牌子给孩子买的,根本就不考虑价格。”一鞋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耐克”在他们店中的上市时间不长,也就一个多月光景,目前来看销量还可以。
“别看童装、童鞋用料省,价格可一点儿都不比大人的衣服、鞋子便宜,特别是一些知名品牌,一件小孩的衣服标价四五百块钱很正常。”一鞋店店长告诉记者,她曾经在大洋百货给4岁的女儿买了一件连衣裙,花了800多块钱。
“与竞争激烈的成装相比,孩子的钱确实更好赚一些:很多家长给孩子买衣服时更舍得花钱。”业内人士坦言。很显然,更高的利润与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是吸引众多成人品牌纷纷进军童装领域的关键。
童装毛利达到60%
从事服装批发生意的王小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批发市场花十一二块钱批发来的衣服,在夜市上能卖到十五六块钱,而一旦进了正规商场,零售价最少也要在40块钱以上。“据说有服装分析师专门算过,童装的毛利平均能达到60%,有的甚至超过百分之几百。”王小姐说。
平均毛利在60%以上,如此高额的利润空间,也难怪吸引了众多成装的加盟。当前,童鞋市场与成人鞋服增速放缓、库存压力加大不同,它表现出了较好的增长态势。以巴拉巴拉为例,201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5693.37万元,同比增长了57.48%,从营收增长速度上看,甚至已经超过了巴拉巴拉的母品牌森马服饰。
“对童装领域拓展速度的加快,一方面在于看好这个领域未来的发展潜力,加上目前国内童装行业还没有强势品牌的诞生,对于新品牌的成长也是一个机会;另一方面,木林森也希望通过多品牌战略,来拉动集团业绩,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福盛鞋业有限公司行政总监陈仁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