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外贸企业难言回暖

       相对于寒冷一片的其他经济指数,海关总署刚刚发布的上半年外贸出口数据因为被称“回暖”而备受关注。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8398.4亿美元,同比增长8%。其中出口9543.8亿美元,增长9.2%;进口8854.6亿美元,增长6.7%;贸易顺差689.2亿美元,扩大56.4%。不少经济界专家表示,我国外贸发展虽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但下半年回暖迹象已较为明显,外贸年增长10%的预期目标可望实现。

      然而,《中国企业报》记者在对一些外贸企业进行采访后发现,相对以往,他们今年的外贸出口业务非但没有回暖,反而更加寒冷。由于外需持续严重疲软及各项商务成本不断上升,不少企业经营状况恶化,有的已经处于倒闭的边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研究室主任杨立强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发表看法说,官方所称“回暖”要放在全球经济“趋寒”背景下来思考,且尚需后续观察,目前并不足以影响下半年出口形势“缓中趋稳”走向。

      订单锐减

      小型外贸企业命悬一线

      “去年还没感觉到什么,农历年一过,(出口业务)忽然就不行了,订单一下子没了!”7月13日,浙江温州外贸商人蒋雷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仍然一副焦虑的状态,“国外客户购买力下降了很多,产品卖不动了。”

      蒋雷的公司主要生产剃须刀,产品主要出口非洲和中东等地,由于物美价廉,公司一直订单不断,生意顺风顺水。但是2012年春节一过,蒋雷所接到的订单明显少了很多,“到现在为止,订单还不如去年上半年的2/3,工厂一下子闲下来了。”

      蒋雷说,为了减轻企业的压力,他不得不裁减员工,“企业经营不行了,总不能让工人困在我这儿吧。”

      在蒋雷看来,2012年上半年是他做外贸出口业务最“寒冷”的一段时间。

      和蒋雷有同感,山东威海海飞依服饰公司贸易部经理蔡惠健也明显感觉到寒意的侵袭。

      “出口越来越不好做,企业都快撑不住了。”蔡惠健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来,企业出口利润本来就低,公司一直在硬撑着,可今年的难题,已经不仅仅是利润的问题,而是订单。

      海飞依服饰有限公司位于威海市经济开发区,所生产的服装主要出口欧美、日本、韩国等地,今年年初开始,公司的订单开始大幅减少。

      “公司目前接到的订单比去年同期足足少了40%。”蔡惠健说,“现在要抢一笔订单,太难了。”

      即便抢到了订单,也并不意味着赚钱。“国外的经济形势不好,服装不好卖,国外经销商就落价促销,只能拼命把产品出口的价格往下压。”蔡惠健称,“一笔订单要经历的环节为:卖场、经销商、服装设计、服装贸易,最后是加工厂,每一个环节都要扣除一些利润,层层扒皮,到了工厂,哪里还有利润?”

      “很多工厂都不赚钱,大家都在考虑转行,不能困死在这一条路上。”蔡惠健称。

[1] [2] 
  • 相关阅读
    1. 抵制失败!释放良好合作信号!保留优待!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欧洲遭遇第二波疫情,人民币汇率不断走高,外贸单开始集中下达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疫情卷土重来!日增过万!外贸复苏出现危机!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