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鞋服企业改善创新商业模式应对市场
尽管,2011年,我们对来年的经济形势已经有心理准备。但2012年,市场形势还是比预想的更严峻一些。恰逢全球经济危机之时,4年一度的奥运会又在此时举行。于是,无论鞋服、食品、运动器材等众商家均顾不得经济压力的重担毅然决然奔赴伦敦奥运,欲借伦敦奥运扭转乾坤。
统计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基本维持在15%左右,这与2011年同期相比明显有所下降,这意味着消费疲软已经成为事实。以纺织服饰行业为例,两三年前,罗莱、梦洁和富安娜这“家纺三剑客”上市后就展开了凶猛的“圈地运动”。不过,2012年第一季度开始,除了富安娜的表现还较为平稳之外,罗莱和梦洁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时代,业绩和前两年的高增长不可同日而语。
据梦洁家纺公布的2012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其销售收入为2.69亿元,同比下降9.93%,而扣除2011年度期末税率调整因素后,其一季度利润实际增速仅为2.3%。另外,截至2012年3月22日,国内主要的几家运动品牌:安踏、361度、匹克、特步的业绩较之前均有所下滑。这些数据和信息都表明,消费疲软已成为目前国内消费品市场的一个巨大障碍。消费疲软背后的秘密一说到消费疲软,通常都会想到是消费者购买力不足,但从营销的角度来看,消费疲软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以下三个方面更为深刻的内涵:
1.消费需求发生变化。以运动鞋服行业为例,目前的消费疲软就和消费需求的变化直接相关,其原因在于北京奥运会的“去运动化”风潮。此外,运动鞋服行业陷入了严重的产品同质化和价格战,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消费疲软现象在所难免。
2.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当终端门店租金上涨、人力成本上升和消费疲软之时,就极有可能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以服装企业为例,在实体经济竞争激烈之时,电子商务已成为未来一支潜在的增长力量,并由此可能改变整个服装行业的产业格局。艾瑞网发布数据:2011年中国服装网络购物市场规模达到1455亿元,其中B2C服装网络购物市场规模为306亿元,占比21.0%;而方正证券分析认为,2011年服装网络购物市场规模比2010年增长61.1%,并且B2C市场份额逐年上升,预计未来我国服装网购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3.商业模式发生变化。在国内服装行业均遭遇消费疲软的困境之时,以优衣库、H&M、GAP和ZARA为代表的国际快时尚服饰品牌却加强在中国市场的扩张,这种鲜明的对比推动国内鞋服品牌开始从粗放式圈地到精益化经营、从成本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品牌提升产品溢价的商业模式。
面对消费疲软,我想起张瑞敏的一句话:“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淡季的思想!”我们不妨加上一句:没有疲软的消费,只有疲软的企业。实际上,消费疲软并不可怕,如果策略得当,完全可以化危为机。消费疲软带来的挑战在消费疲软时代,大部分企业普遍都将面对以下挑战:品牌力的挑战当经济上行时,各个阶层的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都会较高。但是,到了消费疲软的时代,消费者的选择就不会那么随意了,顶级品牌凭借其品牌影响力,仍然可以获得较多消费者的选择,但是非顶级品牌,消费者对其的购买意愿就会降低。
因此,在消费疲软来临的时候,也是考验品牌影响力的时候,平常不注重品牌建设的企业,在这个时候就很可能会遭遇很大的挑战。产品力的挑战消费疲软的时候也是考验产品力的时候。产品力包括产品的品质、口味、包装等综合因素。经济繁荣期,由于市场容量较大,产品力不强的企业也能够获得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只要其价格不高,渠道的覆盖面广,也能满足部分对品质要求不高的消费者需求。但是,到了消费疲软时代,由于消费者购买力不足,或者企业产品被迫抬升价格,这时候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就会大打折扣。如果企业的产品力不强,将很难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渠道力的挑战消费疲软时期,企业的渠道运营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对此现象,专家指出:当经济上行时,企业在渠道运营上的巨大投入都可以通过销售的增长来抵消;但在消费疲软期,由于渠道运营的投入有很大一部分都属于固定费用,一旦销售增长受到抑制,很快就会影响企业赢利水平。同时从深层次上说,这也会要求企业渠道运营模式发生改变,消费疲软时期需要企业对渠道进行更为精细化的运作和管控,这对企业而言是较大的挑战。
另外,运营力的挑战尽管消费疲软是从外部表现出来的,但其对企业的影响与企业的内部的运营能力息息相关。如果企业的运营能力不强,即便不是消费疲软时期,其销售增长也会受到影响,而如果企业运营能力很强,即使在消费疲软时期也能逆势增长。以李宁为例,其2012年第一季度遭遇了两位数的跌幅,其根源在于高库存待消化和渠道乏力;相比之下,安踏、特步国际、361度和匹克的表现就要相对好一些。
因此,强化内部运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效率,稳住现金流,巩固市场基础,这些都是消费疲软时期企业所必须修炼的“内功”。消费疲软的突破之道消费疲软时期往往是企业进行转型的时期,以服饰行业为例,一些企业想尝试像H&M、ZARA等快时尚服装企业那样转型,加大研发投入、缩短生产周期、加快产品更新速度;而另一些企业则希望提高品牌美誉度,加大产品的研发力度,更快推出新产品,还有的企业则希望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针对消费者做市场调研,并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和服务。
那么,究竟要如何才能突破消费疲软带来的困局呢?
记者认为,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企业的机会所在,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企业可以对产品、品牌、渠道和内部运营系统地进行整合重组,从而更有效地突破消费疲软带来的困境和挑战。战略定位的突破在消费疲软时代,品牌定位的突破至关重要。如前所述,消费疲软往往预示着大的改变将会发生,如果在这个时候重新思考未来的定位方向,企业将有机会颠覆现有的产业格局。战略定位突破的前提是对目标群体及核心价值需求的重新界定。某服装企业最初定位运动休闲鞋服领域,最近两年市场表现不佳。痛定思痛后,这家企业重新确定了时尚休闲的战略定位:一方面,针对其原有工薪阶层的新目标消费群体,将品牌定位调整为大众时尚休闲产品;另一方面,瞄准白领目标消费群体,推出为商务时尚休闲产品,新的品牌定位帮助这家企业从根本上走出消费疲软的困境。产品体系的突破产品体系的突破是战略定位突破后的必然结果,也是突破消费疲软的一个有效手段。产品是消费需求的直接体现,所有的战略最终都要通过产品、服务与消费者进行交流,战略定位决定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只有将其表现在具体的产品上,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