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服企告别低成本和高增长 要提升核心竞争力

            如今服装行业过去所依靠经济的快速增长,市场消费刚性需求的增长,已经改变,整个发展大环境已经不同了,靠速度、规模、低成本等要素禀赋的条件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如何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发展道路?这是每个企业现在必须思考的问题了。

      我们现在要倡导产业的全新产业价值观和理性的思维方式。这个时期,企业要认清:我在哪里?我有什么?我要面对什么样的市场?我有什么样的条件?下一步我要如何更客观理性的去走未来的发展之路?”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在接受采访时说。

      服装企业告别低成本和高速增长时代

      2012年纺织服装行业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遭遇到了很大困难,出口订单大幅度减少。继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业的冲击后,2009年爆发的欧债危机导致了全球实体经济的持续疲软,造成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市场需求低迷。消费观念发生转变,主要表现为由对高端、高价服装的需求转向对低端、低价服装的需求,由购买多件服装转为购买少量服装。需求量的下降直接导致了主要市场订单数量的下降。

      而与此同时国内服装企业又面对产业各种要素成本的提升,纺织服装企业无疑遭遇到了30年来最大困难。

      采访中在谈到外部内部各种环境的变化时,陈大鹏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纺织服装行业虽然起起伏伏,但大的脉络还是快速发展的趋势。如今到了转折点时候,我们原来依托发展的条件、基础、环境都发生了改变。”

      如今服装行业过去所依靠经济的快速增长,市场消费刚性需求的增长,已经改变,整个发展大环境已经不同了,靠速度、规模、低成本等要素禀赋的条件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了。陈大鹏还举了个非常生动的例子,他说:“如果说,过去30年我们的服装产业的发展就像初中生一下长到185公分,长得非常快,但很瘦,没有肌肉,所以,接下来的时间我们服装产业要面对的不再是‘长高’的问题了,而是到考虑练肌肉的时候了。”

      现在的纺织服装企业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成本的上升,纺织服装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劳动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比重较大,中小服装企业更甚。

      谈到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时,陈大鹏这样说:“改革开放30年,劳动者待遇是一定应该提高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目的就是要提升老百姓整体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因此劳动力成本提升是大趋势。”他认为纺织服装企业应该思考的关键是成本提升后应该如何做?如果成本提升了,企业就做不了的话,说明我们的竞争力已经没有了。按照这样的逻辑欧美的服装产业就不应该存在。

      这个逻辑显然是不成立的,欧美现在仍然是服装强国。欧洲的劳动力成本是中国的10倍,但同时生产出的产品附加值是我们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欧美现在的服装产业就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他还认为:“综合成本的上升是大方向和趋势是不可逆的,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低成本时代已经结束了。”

      成本提高后,我们如何调整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产业发展方式?如何面对产业要素改变和市场改变?如何提升的创新力和创造力?这是服装产业需要思考的问题。陈大鹏指出:“每个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各不相同,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建立自己独特的竞争力和持续的创新力。去年和今年很多订单向东南亚转,因为我们成本的提高,低附加值的订单无法做了。但中国服装产业这么大的产业体系,因为成本提高,都退出国际市场?这肯定不是我们服装产业未来的方向。我们的出口占全球出口的三分之一强,出口比较优势没有了,并不意味着竞争力没有了。的确,低成本低附加值的产品制造我们没有优势了,但外贸企业只要将制造提升到有创造力的制造这个层面上,我们的制造市场的比较优势还是存在的,这是我们现在的产业升级的方向。”

      现在是市场经济的时代,也许这是个最坏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个最好的时代。危机让我们产业遇到很大困难,同时为我们产业转型升级向新的层面向上提升,提供了时间机遇。中国服装企业应该认识到,企业可能再按照以前每年20%-30%甚至50%的速度提升了,这个时代也已经结束了。

      企业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说,过去我们产业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是一马平川的平原,那么现在就是在登山。登山与平原前进的状态会很不相同,登山要体质好,要有装备,要有科学的方法。”在采访中陈大鹏这样说。如何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发展道路?这是每个企业现在必须思考的问题了。

      目前服装外贸型企业面临转型问题,很多外贸转型开始做内销市场,但实际上外贸转内销是两个经营体系的转变。出口是依靠制造规模和管理环节的提升作为利润价值获取的主要渠道,而国内做品牌主要靠研发设计和终端管理获得利润,这完全是不同的体系。两个体系在设计研发、人才队伍、终端、商业模式、资金等等各个环节都会不同。

      在现在这个特殊时期,如何客观定位新的发展时期,企业在市场中和产业中的位置,这对于企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陈大鹏对此的看法是:外贸企业转型并非都要做终端品牌,转型后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制造商品牌,我们的制造优势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不仅在国际市场没有发挥出来,在国内市场也没发挥出来。

      在采访中陈大鹏谈到,各种类型的外贸型企业都应该在专业化方面下功夫,提升自身研发设计能力,中国企业在这方面潜力是非常大的。现在我们不仅和欧洲研发设计方面差距很远,与韩国比都还有一定的差距。过去快速发展阶段,在研发设计方面我们是以跟随为主,设计研发上的投入不够。外贸出口型企业转型时,不要简单的快速转到国内市场,而要想清楚如何面对新的市场变化后的格局,如何提高自己的研发设计能力,这才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我们外贸型企业都有很好生产加工能力,并且有着品质保障,如果和国内品牌企业配套、协作将是非常好的发展路子。如何在专业方向发展,转型为专业化的具有较好设计研发能力的专业供应商,为品牌企业做配套服务,这对外贸企业来说是比较务实的转型之路。”陈大鹏如是说。

      无疑,中国服装企业今后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做精、做深的问题。对外贸企业如此,对上市企业也是这样。现在很多上市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得到资金后对自己的下一步发展并没有很清晰的认识。比较明显的表现是运动、休闲品牌的目前遭遇的库存危机。这正是在资本驱动下盲目扩张造成的不良后果。运动、休闲品牌很多因为盲目快速扩张,造成大量的库存,最后导致资源浪费。

          陈大鹏谈到,现在服装企业最核心的是要把产品做好,这是产业价值观的问题。做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要盈利,主业本身没做好,通过其他途径达成个人财富的梦想,这对于企业发展没有帮助,并非良性的。

      “企业在上市前一定要考虑,你是不是适合上市?你是不是需要资本市场资金支撑你下一步发展?如果不是,那上市一定是双刃剑。”陈大鹏还谈到,多品牌发展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未必适合的。如果,中国品牌发展20年里,有一些品牌企业发展的很好,原因就是这个企业家的专注。这部分企业家在企业发展、研发设计、内部管理系统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1] [2] 
  • 相关阅读
    1. 云缝制设备成为服企未来布局高地
      中小服企短期订单复苏明显,未来面临产业链升级“大考”
      订单出笼:60家美国鞋服企业前往越南寻找工厂!
      一季度营收超9亿的杰克股份,盯准浙江海宁这块地要帮服企多接单
      中捷助力服企复工复产加速度!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