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制造”将走向何方?

     不久前,运动服装巨头阿迪达斯已经决定关闭其在华唯一一家直属工厂,内部工作人员透露目的地或是迁往东南亚。这家工厂位于苏州工业园,是阿迪达斯集团100%的全资子公司。工厂将关闭的消息最早由面临遣散的工人传出,7月17日该公司中国总部证实,“在今年晚些时候关闭在华的唯一一家自有工厂”。尽管公司层面没有明说工厂关闭的原因,但是分析人士表示,在中国销量大幅攀升的背景下,阿迪达斯关闭工厂的举动让人猜测,唯一的解释显然是这家跨国公司准备把生产线迁往生产成本更低的东南亚。

      阿迪达斯近年来在中国的销量一直呈现大幅攀升之势。中国目前已经是其全球第二大市场,并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市场。早在多年前,阿迪达斯全球CEO的赫伯特·海纳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就表示,由于中国政府制定的工资标准逐渐变得过高,阿迪达斯公司希望部分地撤出中国,转移至劳动力更便宜的地区。

      这个表态随即被解读为阿迪达斯将关闭生产线撤离中国。虽然最后公司层面不得不专门发布声明表示,“阿迪达斯没有打算撤走中国任何一条生产线,反而会增加在中国的生产。”但是关于阿迪达斯关闭生产线的传闻仍在流传,传言在2012年阿迪达斯关闭其在华唯一一家直属工厂时得到证实。关闭苏州工厂是否也是基于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考量?阿迪达斯的官方说法是“出于重新整合全球资源的策略”。该工厂工人则透露,工厂是准备迁往缅甸。

      在中国逐渐成为各品牌销售的重要市场的同时,我们看到中国制造正从各品牌制造商中逐渐退出。

      中国制造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在很多发达国家,“中国制造”虽然已渗透到各大城市各个阶层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始终处于产业链条“微笑曲线”的最底端。

      虽然中国制造闻名全球,但实际上全世界的消费者都不会在意产品在哪里制造。按哪个标准制造才最重要,因为制造完成之后的品牌输出、质量验收、营销渠道等环节,才决定着产品以何种“血统”、“身份”出现在货架上。正因为制造的不可替代性较低的原因,才会出现不断“迁徙”的情况。服装加工,被认为处于全球服装价值链的最低端。

      现在,中国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义乌发生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义乌逐渐从从全球小商品集散地转变为半成品集散地。据了解,海外客商齐聚中国商品城采购半成品,以东南亚国家、“金砖国家”等发展中国家的客商最为明显。义乌玩具协会有关负责人认为,义乌已成为全球小商品半成品出口的集散中心。这说明,中国制造的廉价优势逐渐消失,正如20年前中国成为出口大国;现在,终端工厂正在流向更廉价的地区。

      进入2011年以来,由于成本的递增趋势明显,宏观政策调整、国际需求疲弱、国内需求受通胀制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纺织服装行业面临更多的挑战。企业普遍认知,目前诸多因素正影响着企业的订单成交量和赢利能力,转型升级成为企业寻求未来出路的主旋律。

      而中国服装品牌由于缺乏价值感,与国际品牌相比缺乏整体优势,因此在环境变化时很容易被波及。中国的服装制造型企业,要做的是努力提高生产水平,提高设计水准和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如果说过去中国服装行业制造特色以“廉价”给人们留下至深印象,而发展到今天,随着中国制造业的成熟,中国制造要向打造“中国制造品牌”这条路上发展了。作为服装制造大国,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服装产品在中国出品,这其中不乏世界名牌服装的身影。在世界消费都趋向品牌化的今天,服装企业要开始坚定地走一条从OEM到ODM再到OBM的道路,也就是打造制造到创造的道路,让中国制造升级,让中国制造逐渐摆脱在产业链中处于低端的处境,成为产业链中附加值较高的一环。

[1] [2] 
  • 相关阅读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