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2012年上半年中国服装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2012年上半年,面对国际市场萎缩、国内市场增速放缓、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因素,中国服装企业效益下滑、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服装行业在从紧和较为严峻的形势下运行。

      一、出口:国际需求不振 出口增长下滑趋势明显

      1、增速持续下滑,出口数量连续10个月负增长

      2011年9月-2012年6月,出口数量连续负增长;出口金额增速持续下滑,至今年7月累计增长幅度由正转负;价升量降,价格增长对数量的挤出作用显现,金额增长低于价格增长,价格增幅逐月收窄。


      2、低端产品竞争力下滑明显

      根据海关数据,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国各档次服装出口中,均价5美元以下服装出口金额单月占比,下降了14个百分点;而同时,均价在5美元至11美元之间的产品单月出口金额占比,上升了13.65个百分点。 

      其中,2012年2月至2012年6月,均价5美元以下的服装出口金额单月占比44.61%下滑至2012年6月的 31.95%;5美元以上的产品单月出口金额占比由55.39%上升至68.05%。

      3、出口下降原因

      对欧盟市场出口下降,主要由于欧债危机导致整体需求持续疲软,而对美国与日本市场出口增长下滑,主要由于我国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使其将订单转向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导致我国份额下降。

      根据中国服装协会对平湖、金坛、孙村等产业集群的调研,上游原料对产品出口价格影响不大,而人工成本上涨是影响产品成本的最主要因素。

      在人工成本方面,根据中国服装协调研及测算,出口加工型企业平均人工综合成本占企业产品成本的25% 。2012年上半年人工成本上涨15%左右,推动服装整体成本上涨3个百分点。据中国服装协会春季调研情况,加工出口低端产品的中小企业平均利润空间为3%左右。此外,由于目前企业平均加班时间较过去大为缩短,人均单位产出变相下降,导致单位产品人工成本提高。综上所述,人工成本上涨直接导致企业利润空间丧失,尤其是低端产品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出口竞争力下降。

      二、内销:消费疲软态势未有明显改善

      1、国内服装消费缓慢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6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4538亿元,同比增长16.9%,比去年降低7个百分点。

      商务部重点监测的3000家零售企业销售额数据显示,2012年1-6月,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售金额平均增幅为10.8%,增幅连续六个月下降,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5个百分点。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2012年1-6月,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增长11.28%,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3个百分点。


      2、服装价格挤出作用明显,价格涨幅回落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6月全国服装类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为103.3,衣着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3.5,6月单月衣着类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1-6月衣着类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2.5%,较一季度环比有所回落。

      价格见顶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消费低迷,消费者难以接受价格的提升;第二个原因是服装整体库存压力较大,企业提价乏力。第三,棉花等原材料成本从年前高价位回落,终端零售价格指数随生产端成本下降。

      3、消费低迷影响因素

      国内消费低迷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1)整体经济下滑、消费者信心下降;2)服装价格仍处于较高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者服装消费支出;3)品牌商库存高企,通过打折消化库存,加之商场打折促销频繁,导致消费者形成“非打折不买”的心理,甚至出现新品打折也难以销售的情况;4)网购分流对实体终端销售形成一定冲击。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温州瓯海服装行业协会莅临杰克参观交流
      疫情引发服装消费和产业发展新变化,服装行业如何把握发展主动性
      2020年1-7月中国服装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简报
      2020服装行业发展趋势!这6大爆点你抓到了吗?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