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强化全国供应链管理 战略研讨会呼和浩特召开
8月18日,“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供应链战略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四十余名标准股份供应商和经销商代表,以及标准公司生产、研发、销售、计划、质量等相关系统的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寅主持,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广晖出席会议并讲话。
按照此次战略研讨会的规划与部署,朱寅就标准公司近期工作和供应链运作思路和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而来自供应渠道和销售渠道的四名代表分别就与标准公司多年来在供应链方面的合作谈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会议安排了部分供应商和经销商代表与标准公司领导进行分组讨论,就标准公司在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就日后双方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谈了各自的看法。
在谈到标准公司如何进行供应链管理时,标准公司总经理朱寅表示,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已走过了规模增长阶段,未来行业周期性波动将成为常态。对于我们来说,要想及时地应对市场变化,并且在变化中抓住机遇求得发展,我们彼此双方就必须充分合作,进行专业化分工,实现双赢。
朱寅进一步强调:“标准公司同样必须明晰和统一供应链管理思路,切实将供应链管理放到战略层面去考虑。这就要求我们要用供应链管理新思维重新定位与供应渠道、经销渠道之间的关系;彼此双方要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确保双方能够共赢;建立有效的双向激励机制;建立良好的沟通管道,通过快速、全面的掌握信息资源获得更为有利的竞争地位;彼此建立共同的质量观念。这样我们才能形成合作竞争的整体优势。”
在分组讨论环节中,参加讨论的供应商和经销商代表都畅谈了自己的想法。有供应商表示:“希望标准公司能够多进行类似这样的交流,彼此间互相多沟通,多联系;彼此间切实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并通过制定标准来进行约束和规范;希望公司和零部件企业建立多信息的沟通渠道,以便更全面的掌握信息为公司服务。”
有经销商表示:“希望公司坚持技术创新道路,不断向自动化方向发展,这样才符合服装产业以及行业技术发展的要求;希望公司能够始终将产品质量看做是企业的生存生命,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面对市场变化和不同的市场特征,公司要与经销商多沟通,多交流,不断创新,找到‘标准’品牌与本地市场相匹配的营销模式。”
标准公司董事长李广晖发表讲话,在讲话中,他就当前经济及行业形势变化同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他谈到,国内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将向内需拉动的增长方式转变,服装制造产业也不会例外,全球产业分工变化以及劳动力成本变化所带来的劳动力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变化将会给我国制造业带来较大影响,尤其是纺织服装行业、工业缝纫机行业要面临较大困难。
但他也表示,在变化中,我们也同样能够看到市场已经或者正在出现的重大机遇。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以“无人化”和“大规模定制化”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大型企业生产基地的分散化趋势和发达国家经济逐步复苏,为企业在全球范围发展业务提供了机遇;国家正在大力支持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自动化、省人化的发展趋势为以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兼具的工业缝纫机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下一轮的市场复苏,将在省人化、自动化和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方面上台阶。
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广晖就标准公司产品策略、生产体系、营销体系和基本战略思路等向与会代表进行了说明。李广晖谈到:“按照公司战略思想的基本要求,标准公司对各系列产品进行了梳理,明确了现阶段产品策略的基本出发点和原则,明确了主要产品目标。标准公司五个营销系统通过准确把握产品定位、品牌运营和客户需求的相互关系,挖掘客户价值,营销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按照专业化、市场化、多元化的整体部署,公司形成了以工业缝纫机为主的七个制造系统,各系统根据产品制造的专业化分工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生产模式,生产资源利用率和技术工艺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稳步提升,成本意识和竞争意识进一步加强。”
李广晖同时指出,“现阶段,标准公司发展将在工业缝纫机主业基本定位不变的基础上,结合宏观、产业和竞争形势的新情况,进一步发展主业,在提升自身能力建设的同时,逐步向其他精密机械产业渗透。”
标准公司方面表示:“此次会议,标准公司首次将供应商和经销商组织在一起,是公司供应链整体规划运作思路的直接表现。会议旨在进一步明晰标准公司供应链管理战略思想,同时也是公司优化产业结构、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应对当前行业形势变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必将对公司下一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