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持久驱动“和鹰”

      9月19日,上海和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携数百家终端用户前往樱花之国,参观在日本大阪举行的2012年度JIAM展。届时,和鹰将在约400平方米的展台上向世界展示其国际化企业的形象与决心。

      正式运营五年多来,和鹰从一个资金缺乏、市场空白的小企业迅速成长为颇具规模的知名数控裁剪装备制造商,并大力推进了数控裁剪设备在国内的普及速度。在规模增长的背后,和鹰不断寻求持久动力,以推动企业持续进步。

      借力环境

      “和鹰是一个幸运的企业。”和鹰董事长尹智勇曾多次这样对媒体说。

      这几年,随中国经济转型深入,国内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大变化,劳动力、原材料以及其它成本的增加,使下游行业企业对可替代人工、可提高效率和品质的自动化装备提出更多的需求。东风助力,和鹰积极把握下游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的发展机遇。

      尹智勇说:“过去人们购买数控裁剪装备往往出于形象需要,只考虑国外品牌的产品,现在经济形势不好,下游企业一方面有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另一方面会根据资金情况,更看中产品的性价比以及服务,对产品价值的估量更理性。和鹰的产品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有性价比,有到位的服务,自然就会受到欢迎。”

      基于此,和鹰在近年逐渐加大了数控裁剪装备研发、生产基地的建设力度。和鹰位于上海、盐城的生产基地具备制造上千台数控裁剪设备的产能,为实现数控裁剪装备的大批量生产打下基础。

      实际上,为和鹰此举增加信心砝码的,不仅仅是中国市场不断增加的数控裁剪装备需求,已经实施了多年全球化布局的和鹰,也在海外市场发掘出发展的空间。

     

    ▲尹智勇在美国展见客户

      今年,和鹰计划参展的海内外展会数量共计40多个。4月底,和鹰前往亚特兰大,参展“2012年国际纺织品及柔性材料缝制设备加工展览会”。在展会现场,有美国客户购买了两台数控裁剪机和一台自动铺布机。随后,和鹰又收获了当地代理商购买十台数控裁剪机的大额订单合同。而在更早之前,和鹰参加了在西欧、中东、南亚、南美等地区举行的展会,也均有订单入账。

      在尹智勇看来,不仅仅中国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受影响于经济形势的波动,海外市场的客户也更加看重产品的性价比。针对此,和鹰在日本、德国建立研发基地和分公司,开发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品与服务。公司已经初步建成了覆盖亚洲、欧美、拉美等地区的全球化布局,并逐渐向东南亚、中东及北非地区覆盖与渗透。

      打造内力

      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和鹰要把握住经济环境提供的发展机遇,都得立足自身。尤其在眼下,各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谁能抓住“科技”的脉搏,谁就能在新的时代中成为领先者。基于这一认识,和鹰在近年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来增强内力。

      尹智勇说:“新产品是和鹰增长的主要动力。”

      公司把面向多个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作为竞争的杀手锏。2007年,公司推出了国内首台完全由中国企业制造的具有产业化意义的数控裁剪机;2009年,公司开发了用于行业客户高端职业装定制和个人消费者高端服装定制的3D快速成衣系统(3D CAT/CAD/CAM服装快速生产系统);2010年,公司研发了适用于大尺寸合成材料的数控真皮裁剪系统;2011年,公司推出了HY-Q720数控裁剪机与SM-V自动铺布机;2012年,公司展示了新开发的HY-Q系列数控裁剪机、自动标签机、多层铺布机……新产品开发已经成为和鹰投入最大的方面,其产品更新速度明显加快。

      截至目前,和鹰形成了自动裁剪系统、全自动铺布机、真皮裁剪系统、和鹰CAD、快速成衣系统、自动标签机等多类产品体系,上述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服装、鞋帽、箱包、汽车内饰、家具以及风力发电机叶片用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等特种材料等软性材料裁剪领域。

      对和鹰而言,发展不仅如此。尹智勇称,和鹰不会是单一的数控裁剪机生产商,他一直在为和鹰寻找蓝海、发掘新的发展空间。

      “远期来看,我希望和鹰可以成为为用户提供缝前、缝中、缝后等环节所用先进设备的综合型高新技术企业。”尹智勇如是说,“这些都需要依靠企业管理提升、技术进步、市场拓展、行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支持。”

      这两年,公司已经吸纳了多位海内外优秀人才进入管理层,以提升企业的市场运营、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实力。今年,和鹰还在公司上下全面启动企业信息化,将ERP与CAM、OA系统融合,加强管理,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尹智勇说,公司一直以有效的管理来提升产品的价格竞争空间,而不是以低质换低价。通过强化管理,和鹰的生产和销售将受益,可以进一步地为产品挖掘出更多降价和增值的空间,回馈于客户。

      在技术发展方面,和鹰不走照搬照抄国外技术的路子,通过合作、引进等方式,在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几年来,和鹰吸收日本、德国、美国的先进技术,与海外伙伴开展多方位的合作。在国内,和鹰与数所知名高校建立产学联动机制并保持常年互动。在企业内部,和鹰实施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科技创新。截至2012年6月底,公司专利累积申请量突破100项,其中发明39项,实用新型46项,外观设计15项,已授权专利38项。从今年4月1日开始,和鹰还在上海理工大学开办了MBA班,让员工参加培训,以提高员工能力与素质。

      “和鹰就像一个成长快速的小孩,还有很多准备不足的方面。”在尹智勇看来,今天的和鹰仅仅是实现了发展的初级目标。现在和鹰要做的,就是充实自身,以持久动力驱动和鹰进步。因此,和鹰还将在技术研发、企业管理、市场运营等方面投入更多力气。

      现在,和鹰正在为JIAM展会的亮相做最后的准备。尹智勇告诉记者:“我们会在本届JIAM展上展示最新开发的一批新项目。数百位终端客户将通过观展了解到,和鹰的新品创新数量很多,不是一家从日本照搬技术的企业,是一家有实力、有发展动力的国际化企业。”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