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专家论道面临产业空心化需转变发展模式

             要想突破核心技术、掌握知识产权,加快产业链的升级,就必须尽快转变落后的发展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转型难的问题,避免中国经济的产业空心化。

        “传统产业升级难”和“新兴产业生根艰”,是包括实业萎靡在内的中国经济转型困境之“一体两翼”,其“病灶”是一致的,恰如赫拉克利特那句最有穿透力的格言,“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没错,经济的每一天也都是新的。尽管太阳还是那个太阳,经济也还是那个经济,却都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不断变换着新的形态。

        面临产业空心化

        当前,中国已进入一个“以转型促发展”的时期。在微观层面,企业家精神受到制度环境的抑制,嗷嗷待哺的中小民营企业生存困窘,难以支撑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由于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改革滞后,垄断特权对市场竞争产生了倾轧,而且金融资源错配严重,引发了民间金融的高利贷化,进一步导致实体经济的振兴乏力。由此,有学者担忧:中国经济已经面临“产业(实业)空心化”之虞。

        产业经济的双重烦恼在危机与反危机的语境下,时间往往变得敏感。经济复苏到了哪一步,内需之基究竟夯实得如何,萧条期究竟还将持续多久?

        对这些问题,人们需要一份答卷。学界普遍认识到,这次经济萧条之于中国,本质是由有效需求不足引发的生产过剩危机。过去20年,国内消化不了的产能一度由美国廉价接收,成为两国经济繁荣的要素,然而,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购买力下降,哈佛教授弗格森所说的“Chimerica”(中美组合)链条随之断裂。危机,一经触发,变为现实。

        对积弊已久的内需之困,清华大学的秦晖教授撰文指出,其背后存在“价值链与利润率”的悖论。他以自身在东莞经历的一场有意思的争论来说明问题。

        该争论中,吴敬琏先生提出“价值链”问题:我国出口企业为外国品牌代工,一双鞋出口价10美元,在美国终端市场却卖90多美元。我们只得到价值链的12%,太亏了!然而,一些代工制鞋老板根据切身体会,用“利润率”来质疑:你以为国外品牌商比我们好赚钱?合作的品牌开发商利润率只有1%,活得不易;我们代工企业利润率却有20%?

        观此,秦晖一语道破:显然,吴敬琏和代工老板讲的是两回事,一个谈的是价值链,一个讲的是利润率。真相只有一个:美国人尽管拿到价值链上88%的增值,利润却由分散在物流、几级批发、零售、广告、策划、市场调查、商品检验等诸多环节的大量从业者分享。这是除了美元霸权因素外,他们的消费之所以强劲的来由。不同的是,中国在价值链中虽只占12%,但利润高度集中,用秦晖原话来说,“老板赚钱很多,但是,而国家拿走的则是一个大头,当然不只是税收”。

        从而,应当深知的是:中国经济,倘若无法进入“共享式增长”的轨道,内需将是无源之水,所谓的“产业(实业)空心化”亦将由忧虑将变作现实。这种趋势本身并非抽象的概念,或许可以用“传统产业升级难,新兴产业生根艰”这两句话,来概括中国经济在产业(实业)支撑上的后劲不足。这也正是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问题上,所面临困境的真实写照。倘若这一趋势不及时遏制,则经济命运堪忧。

[1] [2] 
  • 相关阅读
    1. 都在说工厂 阿里1688产业带跟犀牛智造什么区别?
      东部产业园2020年全国部分优秀经销商代表领袖故里韶山红色之…
      品牌们终于对「数字化」出重拳了?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东南亚遭遇产业链短板,国内纺织业“回流”中西部,原因竟是..…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