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暴风眼中的温州鞋企:寻求产业转型升级

          45岁的老罗,已在温州双屿镇的鞋都路上开了几年的小吃店。鞋都路的两侧都是制鞋厂,店里做的也就是鞋厂员工们的生意。几年来,老罗的小吃店和制鞋厂一起,经历了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冷暖兴衰。

        2006年,欧盟对中国皮鞋开征反倾销税,“边上有几家厂子基本都快停工了。”老罗说,他的小吃店生意也越来越淡。随后,是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

        2010年底,就在老罗打算关了小店时,听到一个消息:“欧盟反倾销税马上就要停征了”……

        一年过去了,温州鞋企在欧盟的市场却迟迟没有出现强势反弹。无论订单量还是出口金额,依然保持着过去较为平稳的态势。当欧盟这个巨大的市场重新向温州人打开时,他们选择了冷静和克制。一方面,欧盟虽然停止征反倾销税,却时刻对中国鞋企保持监测;另一方面,温州鞋企也意识到,靠低价抢占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

        温州鞋企寒冬

        中国鞋业出口量目前已经占到世界出口总量的65%,出口市场包括欧美、俄罗斯、日本等。温州与晋江被称为“中国鞋都”。

        然而,温州这种低成本、低价打市场模式被欧盟所拒绝。欧盟认为中国鞋业在低价倾销,便在2006年开始对华出口皮鞋征收高达16.5%的高额反倾销税。直至今年4月1日起才正式取消对中国皮鞋征收16.5%的高额反倾销税。而已然处在第二轮金融危机的温州中小鞋企已经快撑不下去了。

        “企业规模越小,产品档次越低,受的影响就越大。”温州市商务局外贸处处长卢华茂,在谈到欧盟反倾销税时如是说。卢华茂说,产品层次不高、订单分布也比较散的中小制鞋企业,是征反倾销税后的最大受害者,“这些企业的客户本身就要选择低成本货源,一征税,立马就转向了成本同样不高的印度等国。”

        由于欧盟的反倾销税只针对皮鞋,为规避高税率,温州不少企业采取了应对措施,比如从原来以真皮为主转变为以布面、革面鞋为主。然而,这样的措施,并没能减缓金融危机和贸易壁垒给温州鞋企带来的压力。

        根据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的数据统计,2003年,温州约有5000家一定规模的鞋企,而到2008年一季度,这个数字缩减成了2600家。另据中国皮革协会的统计显示,反倾销税导致中国输欧皮鞋产量降低20%,出口减少约4000万双鞋,造成中国约两万名工人失去工作。

        产业结构之殇

        以温州为代表的中小民营企业一直被称为低技术含量、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低。从鞋子到打火机再到眼镜和阀门,这些低附加值的产业在近年来也备受诟病。

        产业结构升级,这或是中国近年来最常出现的一句话,还有其他类似从“制造到创造”等。产业升级没错,可是似乎中小企业对升级没什么方向。

        温州政府曾经出过《关于进一步扶持大企业大集团的若干意见》,对总资产4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实际上缴税金2000万元以上、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纳入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在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对于“低、小、散”的中小企业进行兼并重组。

        但实业升级投资太大,利润又太低,更多的老板将目光转向投资新能源或者干脆做投资。信泰集团便是其中一例。上市公司也在“玩转资本”,诸如杉杉、雅戈尔、红豆等江浙传统行业企业已进行房地产开发或投资。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