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业御寒 服装业日子比纺织业好过
不久前,82家纺织服装公司公布了今年三季度财报,其中有68家实现盈利。单从此数据看,纺织服装行业似已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
“本来准备休年假的,看来要泡汤了。”江苏常熟一家经编企业车间负责人许强(化名)“十一”之后几乎就没休息过,连周末也在值班。
在许强的描述中,他所在公司今年的情形为:上半年生意比较淡,最差的是3~5月份,不仅订单下降两成左右,生产线也没有完全打开,开工率基本上是80%;然而,下半年起,订单明显多起来。
不久前,82家纺织服装公司公布了今年三季度财报,其中有68家实现盈利。单从此数据看,纺织服装行业似已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
然而,刚闭幕的广交会的数据显示,纺织服装成交下降15.5%,从大类商品订单情况看,除家用纺织品订单和男女装同比为增长外,其他类别订单量环比呈较大幅度下降。
第一纺织网总编汪前进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纺织服装行业正经历一个不断优胜劣汰、两极分化的过程。
“两极”趋势
“十一”之后,许强所在公司开始满负荷生产。
据他预计,这种情况会持续到年底。全年预测,公司业绩可能与去年持平,虽然国内总体增幅不大,但出口业务比去年约增加了20%。
由于较高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以及独特的产品性能,经编业一直被誉为纺织行业中的高地。许强供职的这家企业是经编业中规模较大的一家。因此,在行业整体低迷的环境下,他们公司情况相对较好。这是最让许强感到庆幸的。
但不少企业并没有那么乐观。
位于浙江湖州南浔区重兆丝绸工业园区内、以生产丝绸与面料为主的一家企业,中等规模,2008年前在业内还小有名气,每年能保持一定速度增长。不过,自金融危机之后,该企业日子就越来越不好过。今年,这家企业的负责人王女士还产生过“关厂”的念头。她说,以前公司有上百台丝机,现在连50台都不到,卖都不见得能卖出去。“各种成本在上涨,公司完全没利润,贷款利息又高,库存多,订单也没有可持续性,今年亏损是铁板钉钉的事。”
这是两家比较典型的企业,也是今年,尤其三季度以来,纺织服装行业两极分化的一个缩影。根据纺织服装行业公司公布的今年三季度财报.
,虽然有68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但实现业绩增长的仅为43家,其余企业虽实现盈利但增速出现下滑。
还有一个明显的现象是,上游纺织企业大多不如下游服装企业,服装企业中,运动休闲类的企业又不及品牌服装企业的情况好。
以前三季度净利润居纺织服装板块之首的雅戈尔(600177.SH)为例。这是一家典型的“多元化”公司。2009年,雅戈尔地产业务在公司整体营收中的占比达42%;2010年雅戈尔地产业对营业总收入的贡献高达47%,几近半壁江山。
但受累于始于2010年下半年的“史上最严厉的地产调控”,2011年雅戈尔总营收同比下滑20.49%;净利润同比下滑34.03%。雅戈尔因此也多次对外宣称回归主业,并称服装本来就是主业。
中金公司对雅戈尔的研究报告称,纺织服装板块业绩同比增长30%。由此可见,“回归”主业后,服装业务的增长目前已明显占据优势,而此前一度拉动其增长的投资和地产两项业务,已渐渐褪下光环。
中金公司的报告还显示,雅戈尔自有品牌服装业务增长和收回服装板块少数股东权益是主因;纺织和服装代工业务继续收缩;自有品牌服装业务收入前三季度增长13%,占纺织服装板块收入的比例同比提升至74%(2011年51%)。
根据汪前进的分析,事实上,不是大企业的订单出现问题,而是低端订单产生转移,中小企业原来主要是做代工的,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相比,竞争优势越来越弱。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