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母亲的缝纫机

      自从搬了新家,不知整天忙些什么,已很长时间没回父母家了。

      前几天,母亲打来电话说包了羊肉饺子,于是我带着女儿回家。吃完饭,趁女儿和她奶奶撒欢说笑,我来到以前住过的房间。房间因我们一家搬走显得空旷,正中央摆着母亲那台可以算得上古董的缝纫机,旁边还放着一些衣服,那是母亲尚未完工的活。

      面对这台因多次维修而显得破旧不堪的缝纫机,我忽然觉得鼻子发酸。看了太多歌颂母亲的文章、诗歌,此时站在这台陪伴母亲几十年、见证我们家欢乐和变迁的缝纫机前,泪水冲开了我压抑已久的思绪。

      我的童年是幸福快乐的,因为母亲那台上海牌缝纫机。

      在工厂从事锡焊工作的母亲天生有种不服输的劲头,夜以继日的钻研摸索,她成为全厂唯一的8级锡焊工。后来,母亲代表厂里参加锡焊比赛拿了第一名,厂里奖励她一台上海牌缝纫机。

      有了这台缝纫机,我们家开始热闹起来。每到晚饭后,张家大婶、李家大妈纷纷拿着布料和需要缝补的衣服来找母亲,我也因为穿着母亲改过的衣服而感到自豪。我们兄妹几个每逢春节和过生日,都能穿上母亲缝制的新衣裳,虽然布料廉价,但也足以让我们在人前风光了。

      小学升初中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年少虚荣的我因为找不到一件光鲜的衣服参加考试而烦躁不已。疼爱我的母亲温情地说:“早点睡,明天争取考出好成绩,妈保证让你穿上新衣裳去考试。”第二天,早早起床的我发现枕边放着一件洁白的涤纶半袖衬衣。原来,母亲把父亲开会时才舍得穿的衬衣连夜改成了我的新衣。穿上新衣裳的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二中。

      我上高一的那年冬天,县城忽然流行穿起皮夹克,一件皮夹克要好几十元,像我们这样家庭的孩子只能“望衣兴叹”。一天放学后,母亲拿出一件崭新的皮夹克让我穿上,看看是否合身。虽然皮子有点硬,我穿在身上却觉得那样温暖,那样神气。母亲花了8元钱买了一块人造皮革,为我精心缝制了这向往已久的皮夹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的穿衣观念悄然发生变化。从自己买布料加工转为到商店购买。一些头脑精明的商户为了节省成本,就找缝纫技术好的师傅加工。母亲的技术在我们家那一带小有名气,一些商户纷纷找上门请母亲加工衣服,一件上衣8角钱,一条裤子5角钱。于是,每天下班后母亲便开始加班干活,我半夜醒来还常常能听见母亲屋里的缝纫机声。

      第二年,母亲的白发和皱纹增多了,她辛勤的劳动攒够了我们家盖新房的钱。新房落成那天,不善饮酒的母亲喝醉了,整整睡了一天一夜。

      今年母亲已是70高龄,眼不花耳不聋。几个外孙、孙女婴儿时期的衣服都是她买来棉布自己缝制的。而今孩子们都长大上学了,不肯再穿母亲缝制的衣服。我们兄妹几人就相约好,时不时拿件“大”了或“长”了的衣服请母亲重新缝制。

      还是母亲缝制的衣服穿在身上舒服!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