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辽宁营口、西柳缝制设备市场浅析

      纺织服装产业是辽宁省营口市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产业集群化特色十分明显,目前已基本形成大石桥地区生产羽绒服、老边地区生产牛仔服、营口市区生产针织服装的产业格局。

      据标准利民缝纫机经销部的高经理介绍,老边地区牛仔服装生产厂家有20家左右。规模最大的厂家有400多台机器,大部分是规模中等、有100~200台机器的厂家,一些小规模生产作坊通常只有40~50台机器,它们基本以承接外贸订单为主。牛仔布料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服装企业对缝制设备的质量要求也相对较高——耐磨、吃厚是对机器的两大基本要求。这也是标准缝纫机在营口老边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0%~80%的重要原因。

      营口的大石桥地区则以生产棉服和羽绒服为主。该地区的服装企业规模同样不大,有200~300台机器的属于较大规模的生厂商,大部分生产商都为20~30台的小作坊式企业。当地使用的多数为普通平缝机,雇佣的工人70%~80%来自当地农村。

      据营口鹏源标准缝纫机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岩介绍,今年以来整个东北纺织服装产业都不景气,缝制设备市场也一片萧条,其自身的销售额下跌已经达到40%~50%,这也跟当地完全依赖外贸订单的行业模式有关。服装企业订单量锐减、用人成本持续上升,直接导致相关企业生存压力猛增。然而,压力下的经销商王岩丝毫没有焦灼和松懈,他指出未来市场的缺口仍然很大,东北地区的缝制设备行业依然有可观的利润空间。自动化缝制设备的普及就是市场的前景。据不完全统计,在营口地区还有近五成的服装企业在使用普通平缝机,因此,尚有一半的服装生产商有电脑平缝机的购买需求。随着工人对机器要求的日渐走高和电脑平缝机先进的技术优势凸显,机电一体化缝制设备的普及是大势所趋。省电、省线头、省人工的电脑平缝机将会全面取代普通平缝机。

       30年前,从辽宁省海城市西柳镇农民丁岐山缝制第一条裤子起,西柳的裤子产业便开始萌芽,同时催生了西柳服装批发市场,并依托这一市场形成发展了以西柳镇为中心的海城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2002年被国家纺织总会授予“首批中国纺织服装集群特色县(市)”。近年来,西柳服装市场年销售额达240多亿元,目前已成为东北最大的服装批发基地。在西柳近1 000个自主服装品牌中,裤装品牌占50%以上。

      据了解,西柳服装批发市场产品全面,衣、裤、鞋、袜、帽、包箱,应有尽有,同时又许多特种服装,包括摩托车选手服、拳击手套、柔道服、和服、宴会服等在内,数不胜数。因为特种服装的生产质量较高,盈利好,生产商大多用上了质量好的特种进口设备。据悉,西柳的服装主要针对内销市场,且大部分都是东三省的农民服装市场,档次较低,仿制品很多,所以当地企业采购的缝制设备也较为低端。

      产业低潮期,营口、西柳两地的经销商在营销上的战略考量上却丝毫不见懈怠。由于服装企业接单少,效益下滑严重,导致生产商购进新机器较少,以旧换新就成为了促销手段。为应对市场的疲软,王岩在公司的发展布局和营销策略上做足了工夫。他专门为公司售后部门的维修人员创造了灵活的工作机制:维修人员可以不在店内上班,而是分市场和地区展开工作。为及时地帮助顾客保养、维修机器,公司还为他们全部配车。这项举措,在实施的一年里,得到了顾客的广泛好评。针对服装产业行情看跌的现状,王岩采取了购置缝制设备分期付款的方式,解决有些企业资金不能一次性到位的问题。同时,为争取市场,王岩使出了他的杀手锏——“买我设备,保证不停产”。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