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模式 团队
《中经报》有篇报道大意说:“做企业,下注于人远比下注于商业模式靠谱;因为商业模式是可以不断调整的,所有东西都会变,市场会变、用户的爱好与兴趣会变;所以商业模式并非大佬所说的那般重要。”析易国际认为:无论下注于人,还是商业模式;片面强调哪个要素,企业都容易出问题。企业成功的基本要素应是“团队、模式、价值观”,三方面缺一不可。
先说团队。再好的阿里巴巴,没有马云为首的团队也是白费。史玉柱在谈决定创业成功的条件时,也把好“团队”放在了首要位置。
给企业做咨询时,我们首先要详细了解该企业的团队情况。策划项目能不能成功,不仅在于策划方案、执行力;更在于匹配团队类型。比如,在项目推广上,我们经常会用“陆军、空军、海军及天军”作比喻对团队分类。所谓“陆军”是指以人为主,利用人海战术等方法进行项目推广的团队。如,采用直销型、会销型等方式的企业。“空军”比喻那些擅长广告炒作的团队;“海军”喻为以建立品牌为目标的团队;“天军”指以资本运营为主的团队。
若让“陆军”投巨资进行广告炒作,他们的头就会像“波浪鼓一样”摇摆,大多数原因是害怕广告打了水漂。反之,一个惯于产品炒作的“空军”,让他们像“陆军”那样,用人一点点啃市场;他们会觉得这样的方式太慢了,也不愿去做。道理都一样,让“陆军”进行资本运作,估计大多数团队干不了,因为一直没在“天军”圈子混,一时半会真是搭不上。以上这些类型的团队,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对企业而言只有适合不适合的问题。什么样的团队,做什么样的事。一般而言,一个团队做事不可能距离他们的习惯太远。除非是学习型团队,尤其是团队领导善于学习,愿意接受新事物;这样的团队,才容易贯通各种类型,适时做出改变。
再说商业模式。它是企业实现自身价值、客户价值及社会价值的系统商业逻辑。不重视商业模式,即使企业运气好,成功了;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对有些企业来说,商业模式就是解决如何赚钱的问题;试想这个问题不明白;企业若要成功,只能靠好运了。对有些企业来说,商业模式解决的是如何成功搭建平台的问题;比如许多互联网公司,盈利往往不是第一位的,其商业模式的核心是聚人气;只要来平台的人员有了巨大规模,商业模式就迈出了成功的一步。还有的企业,项目上马之初就已经有个大概的商业模式;它可能来自自己的成功经验,也可能来自相关行业或相关产品的经验;这种情况可能会面临着模式的调整、细化或重塑等问题。不论那种情况,在产品或服务准备推向市场前,有个适合的商业模式,无疑是成功的巨大保证。近年来,在食品行业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适合自己商业模式。
比如,波力食品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海苔、蛋卷、糖果及果冻等产品的休闲食品公司,现在它的商业模式核心却是以“提供奶源、鲜奶产品及自建冷链”为主。为何波力食品会建立这样的商业模式?主要原因是他们发现了鲜奶类产品仍是大城市的消费主流,正是这种追逐利润区的模式,让企业迈入成功的殿堂。
相反,多利农庄的有机蔬菜推广,开始走的是批发模式,很不成功。因为许多高价值菜,菜贩给出仅几毛钱一斤的价格,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直到重新思考商业模式,树立“把菜卖给有钱人”的价值主张,走会员直销的商业模式,企业才步入正轨,经营实现了良性循环。
不仅是以上二个例子,许多企业的经营证实了,若商业模式不适合,企业就很难成功。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说价值观。成功的企业要符合主流的价值观,即,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价值观;它也是企业成功的基本要素。比如,今天的谷歌能成为全球第一大搜索引擎,这与谷歌奉行“永不作恶”的价值观关系很大。反之,世纪之初,安然、世通等美国公司因做假账出了危机;还有08危机时破产的几个银行企业;这些大都是因贪得无厌等错误的价值观所致。
现在食品行业,安全事件频发,根源之一是价值观出了问题。这里还要强调,有些企业的价值观看起来很漂亮,但仅仅是用来标榜的商业噱头。价值观表里不一,结果肯定事与愿违。什么样的价值观造就什么样的企业,析易国际认为:符合主流的价值观,才能让企业走的更远!